永发信息网

顾太清的作品介绍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3 14:30
  • 提问者网友:呐年旧曙光
  • 2021-11-23 07:46
顾太清的作品介绍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春色三分
  • 2021-11-23 08:02
顾春所著《天游阁集》五卷,有宣统二年(1910)神州国光社排印本,刊入《风雨楼丛书》;《东海渔歌》四卷,有1914年西泠印社活字本,但缺第二卷。三十年代,词学家龙榆生曾辑顾春佚词若干充为第二卷,刊于《词学季刊》。日本铃木虎雄所见钞本比国内刻本多一百四十七阕,可见太清词在国内亦不全。 日藏抄本《天游阁集》,凡十三卷,西林春诗词合集的较为齐全的抄本,内含诗(无名称)七卷、词《东海渔歌》六卷。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义和团发展迅猛,京师大乱,这部抄本即在八国联军的入侵战火中流失域外。从此,国内只有不全的西林春诗词刻本流传,如宣统间上海神州国光社铅印本、徐乃昌校刻本、西泠印社木活字本、竹西馆铅印本等是,诗集卷数或标五卷,实则四卷;词集卷数或标四卷,实则三卷。上世纪初,当时的词学大家况周颐函致东瀛寻觅西林春诗词全帙,竟杳如黄鹤,没有下文,可见是抄本重归神州之难。《清史稿·艺文志》著录《天游阁集》五卷,注云“贝勒奕绘侧室顾太清撰”。王绍曾主编《清史稿艺文志拾遗》著录西林春词集两种:“《天游阁词选》不分卷,顾太清撰,稿本。”“《东海渔歌》四卷,顾太清撰,民国三年西泠印社排印本。”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卷二〇著录《天游阁集》五卷云:
(清)顾太清撰。《清史稿·艺文志》、《正始集》著录(见)。太清,字子春,汉军人,本鄂文端曾孙女,西林觉罗氏。幼经变故,养于顾氏,被选为贝勒奕绘妾。是书宣统庚戌(1910)神州国光社据如皋冒氏抄本排印,刊入《风雨楼丛书》。凡诗五卷,原阙第四卷,此从第五卷析为二卷,以符原数。末附诗补,录自《正始集》,凡诗六首。又附兰雪《菱寝楼笔记》一则、《浪淘沙》词四首。此为钝宧(即冒广生,字鹤亭,号钝宧,又号疚斋,1873—1959——笔者)校印,集中有钝宧按语。 是书民国二年癸丑(1913)桂林况周颐据抄本委托西泠印社排印。原阙第二卷。以沈善宝《名媛诗话》有太清词五阕,录为补遗。前有况周颐序。又民国三十年辛巳(1941)王佳寿森竹西馆排印本,前有王佳寿森序、况周颐序,太清轶事六叶,徐德培、庆珍、伊既明、张润普、梁启勋题词。卷一、卷三、卷四,据况氏排印本;卷二,据朱强村抄本《渔歌》一卷补入。末附补遗五首,是据钱塘沈湘佩女史《名媛词话》录出。
从上所引录可知,西林春诗词作品于其身后散佚不少,幸有众多学者与出版家为之搜辑付梓,即吉光片羽,亦弥足珍贵,正可见西林春填词成就之大。2002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是书卷四二著录《天游阁集》九卷,内云:“所撰《天游阁集》,今存写本二种:一为《天游阁集》,稿本,内诗五卷、《东海渔歌》词四卷,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前有宣统元年冒广生所题六绝句。同年甘(吴昌绶)跋诗集,称此集‘皆当日手订原稿,凡诗五卷,中阙第四卷,多有割裂,盖未定之本也’。吴氏题词集谓:‘《东海渔歌》者,旧凡四卷,中阙其一,而首卷篇叶特多,因析之,以足四卷之数。’中多涂抹,订正之处甚多,实为改定之本。一为《天游阁集》二卷,徐乃昌积学斋抄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藏……”是书所著录之稿本或抄本,与上述之刊印本当有渊源关系,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所藏稿本《天游阁集》九卷,当即《历代妇女著作考》所著录之神州国光社《天游阁集》五卷排印本与西泠印社《东海渔歌》四卷排印本之祖本,但皆非全帙。
上世纪80年代初,为编纂《全清词》的需要,我国学者始辗转从日本得到日藏抄本《天游阁集》的静电复印件,但限于双方约定,难以单独出版印行,是以词学界众多学人仍难见其庐山真面。199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张璋编校之《顾太清奕绘诗词合集》,据其《前言》可知,《天游阁集》诗集部分与词集部分或以日藏抄本为底本,并皆于日藏抄本外又补得西林春作品若干,堪称较为完备,但所据日藏抄本之影印复制件系辗转得来,略有缺失,正文亦间有误植处,可谓美中不足。2001年辽宁民族出版社影印出版日藏抄本《天游阁集》,署金启、乌拉熙春编校,仅印300册,版权页有“本书经武田科学振兴财团特许,与日本杏雨书屋订有合同,禁止翻印”字样。这部影印本的正式出版,终于使我们有机会得窥全豹,惜乎合同所限,印数太少,流传不广,见者无多。 晚年又曾续小说《红楼梦》为《红楼梦影》二十四回,署“云槎外史新编”,有光绪丁丑(1877)聚珍堂书坊刊本。198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作为《红楼梦资料丛书·续书》之一种,据以出版点校本。
《红楼梦影》是《红楼梦》问世以来的三十余种续书之一,清朝有13部红楼梦续书(不算高鹗的续本),《红楼梦影》和《红楼梦补》算是较好的两本。小说写宝玉离家出走,贾政四出寻找,后在毗陵驿将其从一僧一道手中领回,即一改往日倚红偎翠之习,入为翰林,进了衙门当差。不久,与宝钗生有一子。第十回写当了父亲的宝玉尽享天伦之乐,他喜欢“抱着芝哥站在栏杆前看牡丹”,还把那块通灵玉挂在儿子身上辟邪。但他本性终究难改,儿女私情依旧,小说让宝玉在林黛玉20岁冥寿时前去潇湘馆祭奠,二人在梦中相见,梦醒后方知此番生死之恋如镜月水花之不可及,不禁怅然。此书又写贾政为“最能容人容物之长者”,他痛恨官场营私而鱼肉百姓,为此自奉清廉,由吏部尚书到相国,最后年迈告退。小说对贾府怡红园生活如看灯、赏花、填词、猜谜、品茗、饮酒、听戏、奏笛等的描写,无一不惟妙惟肖,反映出燕京的民俗风味。在写到的诗社活动中,不少诗作都可在顾氏的《天游阁集》中找到。小说的语言纯熟精炼,当时与顾有着30年交往的江南著名作家沈湘佩在续书未完时,即取去阅读,对小说十分赞赏,曾嘱早日写成,并提前写了序言。小说一改其他继书大团圆滥俗模式,以一梦为了结,构思新颖。光绪三年(1877),此书与文康《儿女英雄传》先后由北京隆福寺一书坊印行出版,成为众多《红楼梦》续书中较受欢迎的一部。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