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魏孝文帝没有不顾一切社会条件和人事条件去强制推行改革,而是大玩技巧,迂回取直,在摆脱反对派的围追堵截上……非常巧妙地让反对派就范、别无选择地朝

答案:2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6 08:40
  • 提问者网友:疯孩纸
  • 2021-01-25 18:46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没有不顾一切社会条件和人事条件去强制推行改革,而是大玩技巧,迂回取直,在摆脱反对派的围追堵截上……非常巧妙地让反对派就范、别无选择地朝着预定的目的地前进。
材料二 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论,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认为孝文帝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改革的哪项措施最能证明这一观点?(4分)
(2)请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位史学家的观点加以评述。(6分)注重改革策略(或运用迂回的策略排除改革阻力)。(2分)如迁都洛阳。(2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拜訪者
  • 2021-01-25 19:18
(答案→)注重改革策略(或运用迂回的策略排除改革阻力)。(2分)如迁都洛阳。(2分) 解析:第⑴小题:该题考查对改革成功原因的探讨。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一中“非常巧妙地”等措辞中提炼出其成功的原因是注重改革策略(或运用迂回的策略排除改革阻力);依据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如迁都洛阳就比较好的回避了旧都平城的反对派或变法阻力,从而更加有利于汉化改革。第⑵小题:该题属于史观的评述题,难度较大。材料二中提炼的观点主要有两个:即赵翼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和黄仁宇认为改革对国家的再度统一有重大意义。要求学生无论选择哪个观点,在作答时既要思维严谨,又要史论结合,并且表达清楚简练。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轻熟杀无赦
  • 2021-01-25 19:23
好好学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