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高校德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表现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4 08:47
  • 提问者网友:鼻尖触碰
  • 2021-12-24 04:16
如上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鸠书
  • 2021-12-24 05:2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高校德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育为心理健康教育理清了思路,互为基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高校德育注重大学生的理性认识活动给予大学生的影响,理性认识活动是大学生心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潜意识结构,弥补了忽视大学生的心理活动而单纯通过灌输说教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传统德育理念,有助于从大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的全过程施加作用,引导他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接受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从而改变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其二,德育的方法主要是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环境陶冶等,而且多采用理论灌输,但是这样活动是学生模仿心理的基础,例如看到某某科学家的故事之后,很多大学生就立志要象他这样为国争光,这是立志心理的起点,父母的榜样对其子女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也就是这个道理。心理健康教育则采用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法,让学生从内心自觉接受教育,并学会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仅能将行为规范背得滚瓜烂熟,还能落实到行动上,知行统一,为德育奠定良好的心理准备。德育若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会减少思想工作的阻力,使政治思想工作做得具有人情味。其三,学生接受教育时的心理状态影响到接受教育的效果。一个学生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必须有健康的心态,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及他人负责,如果学生心理不健康,如自卑、不信任他人、推脱责任等,他就失去了接受德育的最重要的条件。同时,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般都具有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积极向上的追求。很难想象精神萎靡、心胸狭隘、情趣低下的人会有坚定的心理意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对道德要求的理解上可能会受到阻碍,他会对教育目的要求、措施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和消极行为。另外,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容易产生品德不良问题,对这些学生仅进行品德教育是不够的,他们需要心理辅导,矫正性格障碍。对此,我们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互为基础的教育机制。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12-24 06:03
我明天再问问老师,叫他解释下这个问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