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可行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10:50
- 提问者网友:暮烟疏雨之际
- 2021-04-03 17:4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直道可行 济南同知①吴公,刚正不阿。时有陋规:凡贪墨②者亏空犯赃罪③,上宫辄庇之,以赃分摊属僚④,无敢梗者。以命公,不受;强之不得,怒加叱骂。公亦恶声还报之,曰:“某官虽微,亦受君命。可以参处⑤,不可以骂詈也!要死便死,不能捐朝廷之禄,代人上枉法赃耳[5]!”上官乃改颜温慰之。人皆言斯世不可以行直道;人自无直道耳,何反咎斯世之不可行哉! (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二《一官员》) 【注释】 ①同知:官名,知府的副职。②贪墨:同“贪冒”,贪图财利。③亏空犯赃罪:亏空公款,犯贪污罪。赃,贪污所取得之财物。[3]以赃分摊属僚:把因贪污而亏空的公款,转嫁府属官员,分摊偿还。⑤参处:弹劾处分。⑥上枉法赃,上,上交。依法:追查赃款,应由贪污者上交,而今无辜者代交,非法,故称“枉法赃”。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1)刚正不阿 (2)无敢梗者 (3)某官虽微 (4)不能捐朝廷之禄 (5)人皆言斯世不可以行直道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不能捐朝廷之禄,代人上枉法赃耳! (2)上官乃改颜温慰之。 (3)人皆言斯世不可以行直道;人自无直道耳,何反咎斯世之不可行哉! 本文主要人物是谁?用什么手法塑造吴公刚正不阿的形象? 试分析“上官”对“直道可行”的态度,进而理解作者所持的观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往事隔山水
- 2021-04-03 18:35
【小题1】(1)曲从,迎合 (2)挺直,强硬 (3)我(谦辞) (4)舍弃 (5)坚持真理 【小题2】(1)我不能舍弃朝廷给我的俸禄,代人接受违法的赃物的赏赐! (2)那位上级官员于是改变脸色,态度温和地安慰他。 (3)人们都说这个世上,不能奉行真理,那么人间也自然没有真理了,为什么反而责怪这个世上不能奉行真理呢? 【小题3】济南同知吴公用语言描写和对比手法 【小题4】“上官”先骂后慰,不能说明他最后认同了吴公,认同了“直道可行”,只是怕贪赃事败才如此。这也表示了作者蒲松龄的态度,用以揭示官场黑暗、坚持正确的原则是很难的,也用以呼吁“直道可行”。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无 【小题3】无 【小题4】无 【小题5】无 【译文】 济南同知吴公,为官刚正不阿。当时有个不好的习俗:凡是贪污的官吏被查出犯贪污罪,上面的官吏就庇护他,他就用贪污得来的钱分摊给同僚,没有敢揭露阻止的人。上官用这来命令吴公,吴公不同意;上官强制也没得逞,就愤怒地责骂(他),吴公也愤怒地对他说:“我的官职虽然很小,但也是受君王的命令。你可以参劾处置我,但不能以此来骂我!要我死就死好了,我不能舍弃朝廷给我的俸禄,代人接受违法的赃物的赏赐!” 那位上级官员于是改变脸色,态度温和地安慰他。人们都说这个世上,不能奉行真理,那么人间也自然没有真理了,为什么反而责怪这个世上不能奉行真理呢?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迟山
- 2021-04-03 19:22
我学会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