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有什么区别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2 16:01
  • 提问者网友:像風在裏
  • 2021-11-12 09:56
明清两朝海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有什么区别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雁书
  • 2021-11-12 11:10
明朝初年,即明太祖朱元璋和建文帝朱允炆时期,明朝主要采取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甚至连海边的渔民都禁止出海打鱼.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明朝开始对外开放,并且派郑和七下西洋.宣扬大明朝.朱棣采取放宽策来刺激外来贸易.对外来的商人,不收关税,并且只要商人一到海关就实行公款招待.对外来商人的货物也不实行管理,甚至连军火武器都可以公开地交易.所以明成祖以后的明朝对海外贸易是非常支持.并且大力鼓励的.
清朝前期对外贸易政策也与明朝相似具有闭关性.康熙年间开始
1683年清朝攻占台湾后,康熙接受东南沿海官员请求,停止了清初的海禁政策。但是康熙的开海禁是有限制的,其中最大的限制就是不许与西方贸易。康熙曾口谕大臣们:“除东洋外不许与他国贸易”,并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 。而且此时日本的德川幕府为了防止中国产品对日本的冲击,对与清朝的贸易采取严格的限制。因此,此时的海外贸易与明末相比,已经大为衰弱。到了乾隆以后,清朝开始实行全面的闭关锁国政策.直到鸦片战争以后,西洋等国的坚船利炮才轰开了中国的国门.南京条约之后开放厦门和福建两省作为通商口岸.然而,当时的清朝的国力衰弱,政治腐败。统治者实行的对外开放只是想求得战和.之后的李鸿章意识到西洋的科学的长处,大力开展"洋务运动".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些后的清王朝才算有了真正的对外贸易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11-12 14:03
69
  • 2楼网友:街头电车
  • 2021-11-12 11:49
明朝初年,即明太祖朱元璋和建文帝朱允炆时期,明朝主要采取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甚至连海边的渔民都禁止出海打鱼.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明朝开始对外开放,并且派郑和七下西洋.宣扬大明朝.朱棣采取放宽策来刺激外来贸易.对外来的商人,不收关税,并且只要商人一到海关就实行公款招待.对外来商人的货物也不实行管理,甚至连军火武器都可以公开地交易.所以明成祖以后的明朝对海外贸易是非常支持.并且大力鼓励的.
清朝前期对外贸易政策也与明朝相似具有闭关性.康熙年间开始
1683年清朝攻占台湾后,康熙接受东南沿海官员请求,停止了清初的海禁政策。但是康熙的开海禁是有限制的,其中最大的限制就是不许与西方贸易。康熙曾口谕大臣们:“除东洋外不许与他国贸易”,并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 。而且此时日本的德川幕府为了防止中国产品对日本的冲击,对与清朝的贸易采取严格的限制。因此,此时的海外贸易与明末相比,已经大为衰弱。到了乾隆以后,清朝开始实行全面的闭关锁国政策.直到鸦片战争以后,西洋等国的坚船利炮才轰开了中国的国门.南京条约之后开放厦门和福建两省作为通商口岸.然而,当时的清朝的国力衰弱,政治腐败。统治者实行的对外开放只是想求得战和.之后的李鸿章意识到西洋的科学的长处,大力开展"洋务运动".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些后的清王朝才算有了真正的对外贸易.

全部手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