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泷(shuāng)冈阡表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18 11:34
  • 提问者网友:骑士
  • 2021-12-18 04:2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节选自欧阳修《泷(shuāng)冈阡表》)1.对文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俾至于成人 俾:使,让B. 吾之始归也 归:出嫁C.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 姑:父亲的姐妹D. 尝夜烛治官书 治:研究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 以其有得,则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后当以我语告之B. 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C. 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D. 吾不及见儿之立也 修泣而志之3.补足下面句子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A. 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之)(汝父)有待于汝也。B. (汝)间御酒食,(汝父)则又涕泣C. 矧(其)求(生)而有得耶D. (汝父)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汝)而叹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父亲亡故时,他才四岁,无法知悉亡父的生平行状,因此选文处处借太夫人之口,缅怀往事,追述亡父行状。B.作者经过仔细剪裁,精心筛选,抓住了太夫人所言的居家廉洁、奉亲至孝、居官仁厚这三方面的典型事例,来说明其父之品格。C.本文通过语言描写传神地摹写了父亲断狱的慎之又慎,同时这也直接表现了千百年来封建社会官吏草菅人命的社会现状。D.本文通过其母太夫人的言语,不仅追念和表彰了其父的仁心惠政,而且也写出了其母的贤妻良母的形象。5.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画线句子断句。(4分)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2)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3分) ②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3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渡鹤影
  • 2021-12-18 04:38
【答案】1.C2.C3.D4.C5.(1)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每处0.5分)(2)①他的俸禄虽然很微薄,常常不让留下余钱,说:“不要使这(钱财)成为我的负累”(虽、累,各1分,句意1分)②我开始一两次看到这样的情形,认为是刚服完丧不久才这样的。(以为,新各1分,句意1分)【解析】1.姑:丈夫的母亲。2.两个“其”都是代词,指代“我的父亲”。A.“以”分别解为“介词,因为”和“介词,把”。B.“而”分别解为“连词,表承接,并且”和“连词,表转折,但是”。D.“之”分别解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和“代词,这”。3.A.无省略。B.“汝”应是“汝父”,后面的“汝父”应删除。C.“其”字用错,应是“官吏”“求”后应是“其生”。4.“直接表现了千百年来封建社会官吏草菅人命的社会现状”错。5.略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12-18 04:56
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