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王熙凤判词的注解
答案:5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9 20:47
- 提问者网友:战皆罪
- 2021-01-08 21:05
红楼梦中王熙凤判词的注解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持酒劝斜阳
- 2021-01-08 22:28
王熙凤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生此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衰。
判词注释:凡鸟:合起来是繁体的“凤”字,既点明王熙凤之名,又说她才能杰出。“一从二令三人木”句:吴恩裕《有关曹雪芹十种.考稗小记》:“凤姐对贾琏最初是言听计‘从’,继则对贾琏可以发号施‘令’,最后事败终不免于‘休’之,故曰‘哭向金陵事更衰。’”这种说法比较可信。
判词译文:凤凰偏偏生在了衰亡的时代,大家都知道羡慕她的足智多谋。谁料她“一从二令”之后反被休弃,哭返金陵时恐怕更加悲哀。
扩展资料
王熙凤的文学评论
《红楼梦》问世以来,对凤姐的各种评语是非常多的,比如说认为她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把她叫作“女曹操”,把她称为“胭脂虎”,就是母老虎。王昆仑在《论凤姐》这篇文章里面的一句名言就是“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有一位评家叫野鹤说:“吾读《红楼梦》,第一爱看凤姐儿。人畏其险,我赏其辣;人畏其荡,我赏其骚。读之开拓无限心胸,增长无数阅历。”多少带有一种美学意味。
凤姐不仅才识不凡,并且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欲望。这一切,当出格出众向男性中心的社会示威时,我们觉得很痛快,扬眉吐气;当其为所欲为,算尽机关,为无限膨胀的私欲践踏他人特别是同为女性者的人格、尊严以至生存权利时,又不能不使人心寒、深恶痛绝。这二者交织、纠结、迭合而形成了一个所谓“凤辣子”的中国女性性格的奇观。
凤姐性格的某些素质在今天的“女强人”身上复现,不是偶然的;同样,其末流演化为某些毫无教养的泼妇无赖,亦不足怪。我们可以赞赏,不能没有分析。应该是有所分析,知所弃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熙凤
判词注释:凡鸟:合起来是繁体的“凤”字,既点明王熙凤之名,又说她才能杰出。“一从二令三人木”句:吴恩裕《有关曹雪芹十种.考稗小记》:“凤姐对贾琏最初是言听计‘从’,继则对贾琏可以发号施‘令’,最后事败终不免于‘休’之,故曰‘哭向金陵事更衰。’”这种说法比较可信。
判词译文:凤凰偏偏生在了衰亡的时代,大家都知道羡慕她的足智多谋。谁料她“一从二令”之后反被休弃,哭返金陵时恐怕更加悲哀。
扩展资料
王熙凤的文学评论
《红楼梦》问世以来,对凤姐的各种评语是非常多的,比如说认为她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把她叫作“女曹操”,把她称为“胭脂虎”,就是母老虎。王昆仑在《论凤姐》这篇文章里面的一句名言就是“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有一位评家叫野鹤说:“吾读《红楼梦》,第一爱看凤姐儿。人畏其险,我赏其辣;人畏其荡,我赏其骚。读之开拓无限心胸,增长无数阅历。”多少带有一种美学意味。
凤姐不仅才识不凡,并且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欲望。这一切,当出格出众向男性中心的社会示威时,我们觉得很痛快,扬眉吐气;当其为所欲为,算尽机关,为无限膨胀的私欲践踏他人特别是同为女性者的人格、尊严以至生存权利时,又不能不使人心寒、深恶痛绝。这二者交织、纠结、迭合而形成了一个所谓“凤辣子”的中国女性性格的奇观。
凤姐性格的某些素质在今天的“女强人”身上复现,不是偶然的;同样,其末流演化为某些毫无教养的泼妇无赖,亦不足怪。我们可以赞赏,不能没有分析。应该是有所分析,知所弃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熙凤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1-09 03:11
判词前面画的是“一片冰山,上面一只雌凤”。隐喻贾家的势力不过是座冰山,太阳一出就要消融。雌凤(王熙凤)立在冰山上,极危险。“凡鸟”是利用拆字法,合起来是个“凤”字。“此生才”中“生”本指男人。因王熙凤“自幼假充男儿教养”,起了个男人的名字。
又是“男人万不及一的”,所以用“生”来称呼她。“一从二令三人木”这句话向来无人能确解,所以说法不一。有人以为这句是指王熙凤同贾琏关系的三个阶段:“一从”开始时服从贾琏;“二令”继而制服贾琏,反过来命令他。
“三人木”中“人木”为“休”,可能是指最后王熙凤的罪行劣迹败露以后,贾琏要休掉她。王熙凤一生机关算尽,最终也只能凄惨地结束其短暂的生命……
扩展资料:
秦可卿托梦王熙凤交代后事是红迷都熟悉的红楼情节,发生在原文第十三回里,此时的贾府繁华正盛,王熙凤大权在握,正是得宠之时。秦可卿之所以托梦王熙凤,这跟秦可卿的身份有关,她是太虚幻境警幻仙子之妹,她要王熙凤早作退步抽身的打算,为贾府子孙后代留一些基业。
不至于最后家亡人散各奔腾,然而此时的王熙凤正是春风得意,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更何况只是一场梦。秦可卿在梦中给她的一些建议和警告,她不仅没有听进去,反而关注的是如何让贾府永保无虞,秦可卿口中所说的天大的喜事又是什么喜事。
我们知道,喜事自然是之后的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一事,而这也是贾府最后的一次繁华。王熙凤的这次梦之后,贾府盛极一时,圣眷正隆,任何人也不可能想到败局会如此之快地到来,且再次通过王熙凤的一次梦做了事先的预兆。
王熙凤第一个梦时,原文第十三回,此时元春还未封妃;王熙凤第二个梦时,原文第七十二回,此时元春处境艰难,中间六十回,前后不过三五年光景,贾府这座大厦这只百足之虫已于无形之中倾倒且僵硬了。可悲!可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熙凤
- 2楼网友:鱼忧
- 2021-01-09 02:20
王熙凤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生此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衰。
注解:凡鸟——合起来是繁体的“凤”字,既点明王熙凤之名,又说她才能杰出。“一从二令三人木”一句,一般认为概括了凤姐一生的三个阶段,即凤姐最初对贾琏的言听计“从”,继而的发号施“令”,最终被“休”弃的下场。
判词译文:凤凰偏偏生在了衰亡的时代,大家都知道羡慕她的足智多谋。谁料她“一从二令”之后反被休弃,哭返金陵时恐怕更加悲哀。
判词赏析:《红楼梦》一书中,曹雪芹对王熙凤所用的笔墨几乎不让宝黛二人,他对王熙凤的刻画可以说是空前绝后,惟妙惟肖。凤姐既是一个工于心计、八面玲珑的管家,又是一个风流善妒、贪残狠毒的人物。和判词同时出现的还有一座冰山,用唐代张彖评论杨国忠的典故,隐喻不可长久依靠的权势。
扩展资料
王熙凤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金陵十二钗之一。她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在贾府掌握实权,为人心狠手辣,做事决绝,最后病逝。
王熙凤是作者笔下第一个生动活跃的人物,是一个生命力非常充沛的角色,是封建时代大家庭中精明强干泼辣狠毒的主妇性格的高度结晶。
从她一出场就生龙活虎,如火如荼。一路故事的发展,性格的表现,作者一丝不懈地挥动着巨如铁柱、细似金针的妙笔,予以杰出的刻画。而且无论是她自己的传记或配合别人的场面,作者总把她安置在万目睽睽的舞台口上,使观众目不暇接,耳不暇听。
参考资料:王熙凤-百度百科
- 3楼网友:平生事
- 2021-01-09 00:52
1、判词注释:凡鸟:合起来是繁体的“凤”字,既点明王熙凤之名,又说她才能杰出。“一从二令1三人木”句:吴恩裕《有关曹雪芹十种.考稗小记》:“凤姐对贾琏最初是言听计‘从’,继则对贾琏可以发号施‘令’,最后事败终不免于‘休’之,故曰‘哭向金陵事更衰。’”这种说法比较可信。
2、判词译文:凤凰偏偏生在了衰亡的时代,大家都知道羡慕她的足智多谋。谁料她“一从二令”之后反被休弃,哭返金陵时恐怕更加悲哀。
3、王熙凤判词:是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扩展资料
1、王熙凤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金陵十二钗之一。她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在贾府掌握实权,为人心狠手辣,做事决绝,最后病逝。
2、曹雪芹除了写出这一重要人物的成长、显赫,也安排了她的消灭过程。就《红楼梦》判词中所写“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来姑妄猜之:到了贾府抄家,贾母死亡,王熙凤坏事做尽,威权失尽,贾琏也先对她冷淡疏远,以后又休了她送回南京去,
最后她结束了生命——是否这样一个结局呢?如果大体上是这样,那么王熙凤之覆败与死亡,是被社会变迁即“人的法则”所决定的。后四十回写王熙凤的罪恶暴露、心劳日绌、失去靠山、呼应不灵等等大体上是符合的。可是写到这一人物之最后结束,却是由于众鬼索命而亡。
参考资料王熙凤_百度百科
- 4楼网友:酒者煙囻
- 2021-01-08 23:28
注释:
"凡鸟从末世来"指的是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不幸,"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
从凤字拆出来得"凡鸟"二字比喻庸才,借用吕安对喜的典故,点出"凤",自然是种讥讽.画里的雌凤所靠着的冰山,指的就是将融化的贾府所象征的靠山。
"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
"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在当时封建的社会中,被休弃是非常悲惨的。
判词:
(画: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扩展资料:
人物作用:
王熙凤有一种支柱作用,一种艺术结构上的、艺术机体意义上的聚焦的、辐射的作用。《红楼梦》写了这么大的一个家族,四百多个人物,设想如果没有了王熙凤,这个书会怎么样。如果把贾府中长幼、尊卑、亲疏、嫡庶、主奴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比作一张网的话,王熙凤就处在一个相对中心的位置上。
她要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上有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叔嫂妯娌兄弟姐妹以至姨娘婢妾,底下有一大群管家陪房奴仆丫环小厮等等。王熙凤同其中任何一个人物或者联结、或者矛盾、或者又联结又矛盾的这样的关系,都是某一种社会关系的反映。
以王熙凤这个艺术形象所能包容的社会生活的广阔程度来说,也是其他形象难以企及的。王熙凤这个形象的社会触角是最长的,可以越出贾府的门墙,可以伸向官府,可以伸向佛门,可以伸向宫廷等等。也就是说从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来说,王熙凤这个艺术形象是不可代替的、不可缺少的。如果少了王熙凤,《红楼梦》在它反映生活的深广度方面,就要受到极大的削弱,甚至就不成其为《红楼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熙凤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