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滢的实验心理学中,反应时那章,速度与准确率分离技术中,在提出了所有假设后,定量分析的,ts=m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8 13:35
- 提问者网友:暗中人
- 2021-01-27 12:52
在朱滢的实验心理学中,反应时那章,速度与准确率分离技术中,在提出了所有假设后,定量分析的,ts=m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独行浪子会拥风
- 2021-01-27 14:25
首先“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表示的是记录的表格里面那些“++++++==--”的位次,其中等号前面的那个“+”就是最后一次“+”,等号后面的那个“-”就是第一次的“-”
断句的话,你断的前一个是对的。
书上是这样写的:在渐减系列中最后依次是“+”到非“+”(即“=”或“-”或“?”)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第一次非“-”到“-”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递增系列同理。因为在实际实验中,感觉没有差别就记“=”,不确定记为“?”,所以非“+”是不仅包括“-”还有“?”和“-”,所以不能单纯地说非“+”就是“-”。这里强调的是上限和下限所以会用到“非”。如果像我们老师讲的直接求阈限(不求上限和下限)就把“+==-”它们加起来求平均值,然后再求所有渐加渐减系列的总平均值,就是实验中要求得的阈限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说是最后一个“+”到第一个“-”了。所以如何称谓要看所要求得的是什么数据。
你用的是杨治良的书吧,你可以参考一下朱滢或者孟庆茂的书,他们的写法各不相同也许你就会更容易理解。郭秀艳的书也很不错~
另外,如果你是考研的话不用拘泥于太多的细节,考研的实验心理学在具体实验上不会考得太深,一般只是要求应用,比如说什么情况用什么实验方式,那些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什么的一定要非常熟练。至于具体实验的细节,一楼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做一下实验就都理解了。
断句的话,你断的前一个是对的。
书上是这样写的:在渐减系列中最后依次是“+”到非“+”(即“=”或“-”或“?”)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上限;第一次非“-”到“-”之间的中点为差别阈限的下限。递增系列同理。因为在实际实验中,感觉没有差别就记“=”,不确定记为“?”,所以非“+”是不仅包括“-”还有“?”和“-”,所以不能单纯地说非“+”就是“-”。这里强调的是上限和下限所以会用到“非”。如果像我们老师讲的直接求阈限(不求上限和下限)就把“+==-”它们加起来求平均值,然后再求所有渐加渐减系列的总平均值,就是实验中要求得的阈限了。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说是最后一个“+”到第一个“-”了。所以如何称谓要看所要求得的是什么数据。
你用的是杨治良的书吧,你可以参考一下朱滢或者孟庆茂的书,他们的写法各不相同也许你就会更容易理解。郭秀艳的书也很不错~
另外,如果你是考研的话不用拘泥于太多的细节,考研的实验心理学在具体实验上不会考得太深,一般只是要求应用,比如说什么情况用什么实验方式,那些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什么的一定要非常熟练。至于具体实验的细节,一楼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做一下实验就都理解了。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怀裏藏嬌
- 2021-01-27 15:57
1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