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为什么也会跑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09 15:02
- 提问者网友:抽煙菂渘情少年
- 2021-03-09 06:26
冰川为什么也会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想偏头吻你
- 2021-03-09 07:00
冰川一直处在运动中,它从未停止过步伐。只不过,有时运动得慢,有时运动得快。而绝大多数时候,冰川移动是非常缓慢的,最慢的一天也就移动几厘米。并且,每一处地方的冰川都有自身移动速度的规律,冰川工作者常常能结合当地冰川的移动速度,对冰川的未来走向做出非常准确的判断。
比如19世纪初,在欧洲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上,有几个登山者遇到雪崩不幸被掩埋。当时,有一位研究冰川的人,他说,40年后,这几个人的遗体将在冰舌前出现。果然,43年后,这几个登山者的遗体在冰舌前被发现。
冰川形成就要靠运动
冰都是硬邦邦的家伙,它们怎么还会慢慢移动呢?冰川的运动有缓慢和剧烈之分,还是先来通过冰川的形成过程,说说较慢的冰川运动。
在终年冰封的高山地区,降落的雨雪大部分没有融化和升华,于是慢慢累积,经过一系列作用,尤其是在自身压力的作用下,雨雪最终变成冰川冰。这些连在一起的大块冰川冰由于重力的缘故,沿斜坡向下慢慢滑动,于是就形成了冰川,这样的冰川叫山岳冰川。
还有一种是大陆冰川,它是因为冰块之间互相挤压而慢慢向前移动形成的,比如南北极地区的冰川。
冰川的运动跟水流有些相似,都是中间快,两边慢,我们把冰川最活跃的部分称为冰舌。
南极洲的冰舌会逐渐伸入大海,在风暴和潮汐的冲刷下,冰舌断裂滑入大海,它们在海上到处漂游,于是变成了冰山。冰川很厚,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而南极洲冰盖最厚的地方高达4200多米。
冰川冰形成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冰川运动的原因,那就是重力、挤压等因素。虽是这么说,但难免有些人还是会问,说冰块跟玻璃一样硬,它要么断裂要么不动,怎么还会每天流动几厘米呢?
实际上,只要时间足够长,绝大多数东西都会流动。比如沥青,它也是硬邦邦的,一敲就碎。但如果你把一块沥青装在一个瓶子里,底部留一个小洞,七八年后,沥青就会呈现出流动的样子了。世界著名的、耗时最长的“沥青滴漏实验”,接近90年了,玻璃瓶中的沥青总共才滴落了9滴,平均10年滴下一滴。
还有大山,假如我们能把大山在几万年内的状态,用快放的形式播放出来,我们也会看到,其实大山也在流动。
跟沥青、大山相比,冰川的流动速度就更快了,平均每天要向前移动几厘米;快的每天能移动几米,像格陵兰岛上的一些冰川,每年会向前流动一千多米。
冰川移动对地质影响较大
可能有人认为,冰川的这种缓慢运动,危害不大,因为它不是突然爆发。这似乎没错,但冰川运动对地质的影响很大,它常常能带来很多奇观。因为它能把几吨,甚至数十吨重的巨石搬到千里之外。比如美国华盛顿州中的一块40吨重的巨石,它就是冰川从千里之外搬运过来的。
冰川那么厚,当它翻山越岭,慢慢向前流动时,必然会把一些巨石包裹其中。于是,冰川就会带着巨石去旅行。在旅行途中,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就把巨石抛弃在当地。
绝大多数时候,冰川移动很缓慢,但是有的冰川脾气比较怪,在长期缓慢的运动后,会突然爆发式地向前推进。
比如这几天,新疆境内发生的这次冰川移动,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气候变暖,以及地震带来的地质不稳定等。
另外,如果降雨量突然增多,冰山顶部变厚,压力变大,但是冰川底部因为海拔低,温度较高,冰山部分融化,导致底座不稳,结果也会出现冰山大面积垮塌,并向前迅速推进。
地球上现存的冰川,其历史超过100万年。而冰川在形成的过程中,会因为当时大气成分、大气层的化学成分等不同而有差异。比如美国和苏联在60年代进行的频繁核试验,就均被南极冰雪反映了出来。
研究冰川,也能给我们带来大量古气候、古环境的信息。例如,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火山大爆发,都会在几年后反映在冰川上。用钻孔的方式,把冰川冰从几千米厚的冰川中取出来,就能根据冰川中含有的火山信息,比如火山灰的多少,对远古时代的火山进行研究了
比如19世纪初,在欧洲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上,有几个登山者遇到雪崩不幸被掩埋。当时,有一位研究冰川的人,他说,40年后,这几个人的遗体将在冰舌前出现。果然,43年后,这几个登山者的遗体在冰舌前被发现。
冰川形成就要靠运动
冰都是硬邦邦的家伙,它们怎么还会慢慢移动呢?冰川的运动有缓慢和剧烈之分,还是先来通过冰川的形成过程,说说较慢的冰川运动。
在终年冰封的高山地区,降落的雨雪大部分没有融化和升华,于是慢慢累积,经过一系列作用,尤其是在自身压力的作用下,雨雪最终变成冰川冰。这些连在一起的大块冰川冰由于重力的缘故,沿斜坡向下慢慢滑动,于是就形成了冰川,这样的冰川叫山岳冰川。
还有一种是大陆冰川,它是因为冰块之间互相挤压而慢慢向前移动形成的,比如南北极地区的冰川。
冰川的运动跟水流有些相似,都是中间快,两边慢,我们把冰川最活跃的部分称为冰舌。
南极洲的冰舌会逐渐伸入大海,在风暴和潮汐的冲刷下,冰舌断裂滑入大海,它们在海上到处漂游,于是变成了冰山。冰川很厚,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而南极洲冰盖最厚的地方高达4200多米。
冰川冰形成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冰川运动的原因,那就是重力、挤压等因素。虽是这么说,但难免有些人还是会问,说冰块跟玻璃一样硬,它要么断裂要么不动,怎么还会每天流动几厘米呢?
实际上,只要时间足够长,绝大多数东西都会流动。比如沥青,它也是硬邦邦的,一敲就碎。但如果你把一块沥青装在一个瓶子里,底部留一个小洞,七八年后,沥青就会呈现出流动的样子了。世界著名的、耗时最长的“沥青滴漏实验”,接近90年了,玻璃瓶中的沥青总共才滴落了9滴,平均10年滴下一滴。
还有大山,假如我们能把大山在几万年内的状态,用快放的形式播放出来,我们也会看到,其实大山也在流动。
跟沥青、大山相比,冰川的流动速度就更快了,平均每天要向前移动几厘米;快的每天能移动几米,像格陵兰岛上的一些冰川,每年会向前流动一千多米。
冰川移动对地质影响较大
可能有人认为,冰川的这种缓慢运动,危害不大,因为它不是突然爆发。这似乎没错,但冰川运动对地质的影响很大,它常常能带来很多奇观。因为它能把几吨,甚至数十吨重的巨石搬到千里之外。比如美国华盛顿州中的一块40吨重的巨石,它就是冰川从千里之外搬运过来的。
冰川那么厚,当它翻山越岭,慢慢向前流动时,必然会把一些巨石包裹其中。于是,冰川就会带着巨石去旅行。在旅行途中,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就把巨石抛弃在当地。
绝大多数时候,冰川移动很缓慢,但是有的冰川脾气比较怪,在长期缓慢的运动后,会突然爆发式地向前推进。
比如这几天,新疆境内发生的这次冰川移动,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气候变暖,以及地震带来的地质不稳定等。
另外,如果降雨量突然增多,冰山顶部变厚,压力变大,但是冰川底部因为海拔低,温度较高,冰山部分融化,导致底座不稳,结果也会出现冰山大面积垮塌,并向前迅速推进。
地球上现存的冰川,其历史超过100万年。而冰川在形成的过程中,会因为当时大气成分、大气层的化学成分等不同而有差异。比如美国和苏联在60年代进行的频繁核试验,就均被南极冰雪反映了出来。
研究冰川,也能给我们带来大量古气候、古环境的信息。例如,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火山大爆发,都会在几年后反映在冰川上。用钻孔的方式,把冰川冰从几千米厚的冰川中取出来,就能根据冰川中含有的火山信息,比如火山灰的多少,对远古时代的火山进行研究了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