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同学们利用图1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物理量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1151.51022252.520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22:58
  • 提问者网友:戎马万世
  • 2021-01-03 06:38
同学们利用图1装置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
物理量
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1151.51022252.5203320415(1)写出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具体过程及验证的结果.
(2)杠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图2所示,现欲使静止的跷跷板发生转动,可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并说出能驱使跷跷板发生转动的条件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笑迎怀羞
  • 2021-01-03 07:26
解:(1)①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具体过程如下:分别计算出动力×动力臂(或F1L1)和阻力×阻力臂(或F2L2),
第一组:1N×15cm=15N?cm、1.5N×10cm=15N?cm;
第二组:2N×25cm=50N?cm、2.5N×20cm=50N?cm;
第三组:3N×20cm=60N?cm、4N×15cm=60N?cm;
经过比较发现:每一组的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与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都相等.
②验证的结果:经验证可得出杠杆平衡时满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
(2)①要使翘翘板转动,可采取的做法是:甲不动,乙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或者乙不动,甲向靠近支点方向移动;或者乙不动,甲蹬地,减小甲对跷跷板的压力);
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能驱使跷跷板发生转动的条件是:使跷跷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和力臂的乘积不相等(或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解析分析:(1)记录中有四组数据,分别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分析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2)跷跷板就是杠杆的应用,它是通过改变力的大小或者力臂的长度使杠杆发生转动的.点评:(1)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当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时,杠杆就打破平衡开始转动,直到达到新的平衡;(2)当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时,杠杆向动力方向转动;当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时,杠杆向阻力方向转动.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渊鱼
  • 2021-01-03 08:01
谢谢解答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