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群体心理对大学生的影响

答案:1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1 01:57
  • 提问者网友:最爱你的唇
  • 2021-03-20 21:47
群体心理(社会助长作用、从众行为、暗示效应、模仿与流行、竞赛心理)对大学生有哪些影响?

急!问题被采用赏分。谢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逃夭
  • 2021-03-20 22:16
一,群体概述

群体是一群人在同一目标的指引和同意规范的约束下,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一个组合.作为群体有以下几个特征:

建立了群体目标与群体规范;成员具有群体意识,即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群体的一员,意识到其他成员的存在,与他们相互影响,建立起相互依存关系与情感,以我们的称呼来区别其他的群体;有群体分工,即群体中每一成员都在群体内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

任何一个群体都有一种内聚力,内聚力是群体成员发生作用的所有力量的汇合.内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即为认同感,归属感,有力感.内聚力对群体及其成员发生的作用,表现为增强群体成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影响着群体的工作效率.内聚力影响群体工作效率的实验研究表明,要提高任何一个群体的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要引导群体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若方向不正确,群体内聚力越强,小团体主义倾向越严重,反而会阻碍群体的工作效率.

群体会产生群体偏见.群体偏见又称为团体偏见,主要表现在认识与情感上,群体在认识上的偏见叫群体思维,在情感上的偏见叫群体偏好.詹姆斯指出,当人们被深深的包容进一个内聚性群体中时,该群体成员为达到意见一致而作出的努力,过分配合他们的动机,从而使他们无法客观地对可供选择的行为方式进行评价,这是群体就会采取一种迅速而简单的思维方式,从而产生群体思维.为防止群体思维,詹指出,群体领导人应该努力做到公正,并培养一种公开咨询和讨论的气氛,群体成员应该象支持群体计划一样,鼓励人们提出问题或批评意见,应请局外专家对群体成员提出挑战,并给群体带来新的思路.最后,在达到一个共同意见之后,群体领导人应该安排一个第二次机会的会议,使得群体成员能将萦绕于心头的困惑和保留意见表达出来.

群体偏好就是对某个群体的特殊爱好,即喜欢自己的所属群体,不喜欢其他群体.

二,群体分类

按照群体内各成员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群体可以分成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社会研究发现,在正式群体中总会存在各种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式群体,其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根据群体成员之间有无直接的,面对面的联系和接触,可把群体分成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例如,国家,民族属于大型群体。家庭,同做小组属于小型群体。

三,群体的竞争与合作

竞争是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以期最大限度地获得每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竞争往往采取竞赛的形式。可以分为个体竞争和群体竞争。竞争对个体能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效应:激发动机,发挥潜力;使肌肉产生紧张感,精力更加充沛;增强自我意识;阻碍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的发展;个体与个体频繁地进行竞争,不利于自己身心健康。

合作乃是指至少两个人在工作,休闲或社会关系中通过相互帮助,共同活动,以追求共享的目标,享受合作的成果,或增进友谊的行为。有效的合作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即目标,利益共同,相互依存,共同活动。

竞争与合作各有特点。竞争对于提高个人工作效率,作用是明显的。合作能有力地协调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也很显著。其实合作过程中,群体成员之间也有竞争。研究表明,合作不仅能提高成绩,且在促进个体社会化,形成相互支持,喜爱和接受的人际的能力,提高自尊心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但总体的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竞争。竞争虽然可以作为动机力量来推动人们的活动,但如果经常遭受失败,会使人们产生挫折感,失败感和自卑感;警察功能成功会使人骄傲自大。因此,在竞赛中,必须提出许多指标,竞赛的标准越复杂,获得成功感的人越多,竞赛的积极作用发挥得也就越大。

四,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群体具有动力的功能,群体对成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

所谓社会助长指的是许多人一起工作,可以促进个人活动的效率。研究表明,他人在场具有激励性的作用,这种激励使熟练的,易学的行为变得更容易,却使奇异的,难学的行为更受到抑制。

所谓社会惰化就是许多人在一起工作,降低个人活动的积极性。这样一种情况经常发生在那些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合作,但个人的成绩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其二,去个性化。即群体中的人们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一旦人们处于去个性化状态,就表现出无自知性,行为与内在标准不一致,自制力差,结果导致人们可能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研究表明,群体处于激励性的,充满令人心情紊乱的刺激状态下,尤其是群体成员不易被识别的情景中,易使成员产生去个性化。例如制服效应。

其三,群体决策对个人具有很大的影响,群体决策可能使个人更加冒险,也可能使个人更加保守。如果群体成员普遍地对一个两难问题作出冒险的回答,那群体讨论将导致成员作出更为冒险的极端选择;如果群体成员普遍地持保守的看法,那群体讨论将导致他做出更为保守的极端选择。这样的现象称为群体趋极化。产生群体趋极化是因为受信息影响和社会比较影响。例如,当人们对群体中其他人的立场不明确时,听到新奇的说服性意见后,就会表现出趋极化的效应。当人们了解到其他人的立场,但是没有听到他们的支持性理由时,仍同样出现趋极化效应,就是社会比较的影响。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