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马的趣话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6 11:19
  • 提问者网友:人生佛魔见
  • 2021-12-25 23:20
阅读以下文段。(12分)马的趣话①马是人类挚友,它自远古走来。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即有“马”字;《诗经?周南?汉广》篇有云:“之子于归,言秣其马”,足以证明其追随人类已有数千年之久。在传统社会里,马之地位举足轻重。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而马居其首。其价值远远超出代步、耕田、拉车、征战等实用范畴,而升华为文化方面的多重意义。 ②马是财富象征。《论语》中记载,孔子曾以“有马千驷(即四千匹)”来形容齐景公之富有;《孟子》中记载,孟子曾批评梁惠王“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表明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马所占有之突出地位,也可说明马是财富与实力的重要体现。 ③马有崇高声望。三国时吕布骁勇无敌,刘关张三英围攻尚不能胜,当与有坐骑名赤兔者助之颇有关系。时人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语,足见良马有与英雄并驾齐驱之资格。④马可代表人杰。相传有名伯乐者长于相马,世人便将善识贤才者以伯乐名之,足见人杰骐骥之相类也。 ⑤马具高尚品德。据传,有古人乘马出行,坠入山涧而不得出,其坐骑非但未乘机逃逸,反而将缰绳垂下,主人借此而脱离险境,从而留下“马有垂缰之义”的千古美谈。⑥马性自强不息。其表面性情温顺,然与同类竞争时多不甘落伍。赛马场上不乏力尽筋疲,倒地而死之强者;马虽默然无语,但大都不屑于偷懒耍滑,而是任劳任怨。昔日沙场之上,多有战马遍体鳞伤,但仍奋力向前,终致力竭而亡。因此,此辈多可赢得死后哀荣,不乏以将军之礼而葬之者。 ⑦马与人息息相通,心心相印。金榜题名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似乎马亦理解士子之欢乐;仕途失意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好像马也懂得离人之痛楚。 ⑧马看似愚騃木讷,实则聪颖异常。据《韩非子?说林》记载:春秋时,管仲从桓公率齐师北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若走错方向,全军必覆没于莽莽荒原之中,死无葬身之地。管仲急中生智,献计曰:“老马之智可用也!”恰有老马数匹,便放之前行。此辈心中果然有地图一帧,高瞻远瞩,沉着冷静,昂首阔步,似信步于闲庭。将士紧随其后,亦步亦趋,遂得以走出绝境,转危为安,从而留下“老马识途”之佳话。 ⑨马之俊美,在形体不在面容。其腿长体健,肌肉发达,鬃毛如瀑,长尾飘洒。行则悠然自得,志酬意满;奔则四蹄腾空,绝尘而去。草原之上,万马竞跃,诚生命洪流之起伏;沙场之中,千骥嘶鸣,真冲天豪气之跌宕。(10) 。其眼大而无神,耳小而猥琐,再配上毫无表情之长脸一张,若只睹其面,唯当以“因可爱而美丽”来诠释。据传,北宋名士苏东坡之脸甚长,时人有“马面”之讥。苏小妹曾赋诗形容其兄曰:“去年一点相思泪,今日方流到口边。”此句用来形容马面之辽阔,亦无不可。【小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文化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小题2】文章里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据传”能去掉吗?为什么?(2分)【小题3】文章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3分)【小题4】填写在第(10)段横线上的句子,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马诸美齐备,就连其面相,也是历代文人连连称道的地方。 B.马面相虽小有缺憾,不敢恭维,但其却诸美齐备。 C.马面相姣好,诸美齐备,无有缺憾。 D.马虽诸美齐备,然亦小有缺憾,即其面相实不敢恭维。 【小题5】文章介绍了有关马的诸多美好之处,你一定对马产生了浓厚兴趣。阅读下面材料,探究马的未来会怎样?(写出一点即可)(2分)进入现代社会,人类生活方式与内容皆发生巨变,整个世界已面目全非。冷兵器时代最具机动性的骑兵已黯然失色而退出历史舞台;现代交通体系的发展,已将马挤出因之而得名的“马路”;现代通信手段的先进,使得主要由马来支撑的驿道再无存在价值。这一切都使人类疏远甚至渐渐遗忘了曾为人类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友。当今时日,马对比起其先辈之业绩与风光,只能对寒风而长嘶,徒发“生不逢时”之慨叹。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12-26 00:24
【小题1】(3分)说明对象是马(1分),文化意义:马是财富象征;有崇高声望;可代表人杰;具高尚品德;性自强不息;与人息息相通,心心相印。(答对2点即可).【小题2】 (2分)不能去掉,“据传”表推测,作者在说明“马具高尚品德”时,用“马有垂缰之义”作根据,但这一传说无法考证,故留有余地。如果去掉,就成为真实存在了,不够科学严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小题3】 (3分)略【小题4】(2分)D【小题5】(2分)示例:(1)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越来越无需借用马力了;(2)可能由工具型向观赏型、娱乐型转变;(3)回归山林,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意对即可)。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说明对象”即说明文主要说明的事物,可根据文中出现的关键词的频率来判断,可在标题和开头文段中搜寻关键词。“文化意义”可以根据各段段首中心句来概括即可。考点: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2】试题分析:比较辨析有无此词语语意的变化,从而说明此词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其特点,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3】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4】试题分析:阅读此段内容,了解此段是写马的“缺憾”的。选面中B和D都提到“缺憾”,但B句“但其却诸美齐备”强调的是“完美”,所以选D。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5】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内容,说明未来马不太可能作为交通或战争的工具,而可能成为人们欣赏的动物来对待。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白昼之月
  • 2021-12-26 00:35
回答的不错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