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具体什么意思

答案:3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12:41
  • 提问者网友:夢醒日落
  • 2021-04-04 02:35
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具体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青尢
  • 2021-04-04 04:07
“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的意思是:
肾气作用在听力,生殖器官上!肾的营养好坏直接反应在头发上。
“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出自:《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扩展资料:
“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出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的成书过程时期:
明代郎瑛从夏禹时仪狄造酒的传说和“罗”出现于汉代等证据推断《素问》产生于西汉时期。其主要理由是,《黄帝内经》全书约计20万字,这在2000多年前可以说是一部巨著。
编著这样的医籍需要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这在战事连年、七雄割据的战国时代是不可能办到的。只有在西汉时期,随着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才为医学家编著医籍提供了现实的条件;
西汉初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修务训》曰:“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记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黄帝内经》在书名和思想内容上与“黄老学派”的密切联系,也为只有在西汉“黄老学派”鼎盛时期才能成书提供了佐证;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仓公列传》中,记述了西汉初年名医淳于意在接受老师公乘阳庆传授给他的十种医书中,竟没有《黄帝内经》,这也足以说明《黄帝内经》不可能成书于西汉之前。
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古人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为战国时期较为可信。但也不能认为《素问》、《灵枢》所有篇章尽出战国。元末明初医学家吕复对此发表过中肯的见解,认为内经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比较科学的观点是,《黄帝内经》并不是由一个作者完成于一个短时间内,是多个作者跨越了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集结而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帝内经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4-04 05:54

主骨生髓:肾精充足了骨髓就充足,比如骨折后期用补肾治疗

充骨养脑:肾精充足了脑髓就充足

其华再发:肾精充不充足可以表现在头发上。比如补肾治疗脱发白发

开窍于耳:肾阴虚会造成耳鸣。。。

有志为惊恐:恐伤肾,相反肾虚的人胆小易惊恐

再液为唾:肾主藏精,精气化生为唾。唾是唾液中质地较稠厚者。

司前后阴:就是主治前后二阴的疾病,也可以联系一下足少阴肾经的走行

  • 2楼网友:撞了怀
  • 2021-04-04 05:09
应该指的是肾气作用在听力,生殖器官上!肾的营养好坏直接反应在头发上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