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商鞅当时"燔诗书而明法令"有正面的作用吗?

答案:3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7 19:06
  • 提问者网友:棒棒糖
  • 2021-03-26 22:37
商鞅当时"燔诗书而明法令"有正面的作用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思契十里
  • 2021-03-26 23:26
每个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都有他的局限性,商鞅基于他所处的社会条件以及历史条件因此也存在着局限性。就“燔诗书”而言,时值战国初期,百家争鸣不绝于耳,并无一家思想独大,国君所采之思想,也经常是此一时彼一时,不利于国家的价值形态的形成。商鞅所举之变法要做的很多,要移风易俗,而风俗气质的形成就跟国家的价值观和民族的意识形态有关系,这也叫国民性,因此商鞅为了高度上的统一决心燔诗书可以说叫做休克疗法,现在看来比较野蛮,其实可以通过教育也可以通过教化完成,但是时间太久,商鞅变法只争朝夕,因此就简单的燔诗书,这是他的局限性,也是历史和当时社会的局限性导致的,其正面意义也有,凡事都要辩证的看,起码在短期内人民的思想高度统一,并且将有限的精力都投入到接收新法上。明法典的正面意义更多一些,让人民知其法才能守其法,使自己的社会活动有其行为规范,不在像以前靠惯性,靠风俗,靠约定俗成,而是靠更规范的法典。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话散在刀尖上
  • 2021-03-27 00:44
群雄争霸的乱世,儒家那一套想要生存是不可能的,正是铁面无私的法律有了规范,人们知道敬畏,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都是有尺度的,这样上面的命令在一定的程度上能起效应。这不论是在治国还是在战场都是不可缺的,如今不是一再强调法治社会吗?正因为如此商君最后也自食其果。
  • 2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03-26 23:42
当时法家认为侠以武犯禁,儒以文害法,似乎儒家的东西都是蛊惑人心的东西,所以为了明法令,它就要烧掉诗书,以法为令,以吏为师。这在秦朝的统治中表现的更为明显,焚书坑儒是众所周知的事。虽然因此销毁了大量典籍,但是处于当时统治的需要还是必然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