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无敌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0 12:56
- 提问者网友:自食苦果
- 2021-04-09 22:2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仁者无敌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选自《孟子·梁惠王》)(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比死者一洒之 比:替,为B.深耕易耨 耨:除草C.彼陷溺其民 溺:困境D.坚甲利兵矣 兵:士卒(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天下莫强焉②焉有仁人在位B.①如之何则可②终继五国迁灭,何哉C.①叟之所知也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D.①以养其父母②百姓皆以王为爱也(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以下句子中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东败于齐B.地方百里而可以王C.薄税敛D.寡人耻之E.抑王兴甲兵,危士臣(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粱惠王再三战败,只想雪耻复仇,“愿比死者一洒之”体现了其爱民之心。B.孟子认为只有法治清明,刑期无刑,降低税率,藏富于民,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这体现了其“养民”的思想。C.人民饱食暖衣之余,就要提高其教育水准,孟子提出“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这体现了其“仁政”思想的另一方面——“教民”。D.孟子通过对“彼夺其民时”的分析得出:只有采取爱民行为的人才会无敌于天下。这不仅是指秦、楚、齐等国,其实也直指梁惠王。(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等灯
- 2021-04-09 23:29
答案:1.D;2.C;3.CE;4.A;解析:(1)兵:兵器(2)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①语气词,不翻译;②疑问代词,“哪里”。B.①代词,“什么”;②代词,“为什么”。D.①连词,相当于“来”,表示修饰;②动词,认为。(3)为使动用法;A.名词作状语;B.名词用作动词;D.意动用法。(4)报仇雪恨的基础就是要动员民众为他打仗,这就是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百姓的利益;“愿比死者一洒之”实际上是一种霸权统治的行为方式。(5) 答案:(1)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仇雪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 (2)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 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魏国曾一度在天下称强,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是到了我这时候,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都死了;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受楚国的侮辱。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仇雪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 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归服。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 “因为那些秦国、楚国的执政者剥夺了他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作来赡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离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们,有谁来和您抵抗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疑虑!”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狂恋
- 2021-04-10 00:03
这个问题我还想问问老师呢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