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煽惑是什么意思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22 19:24
  • 提问者网友:听门外雪花风
  • 2021-02-22 11:31
煽惑是什么意思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未来江山和你
  • 2021-02-22 11:47
问题一:说一个人受了别人煽惑是什么意思?煽惑用心理学怎样解释? 煽惑,从字面理解就是煽动和蛊惑。从心理学理解就是没能坚持住自己的观点或者是在还无意识的情况向,被其他人的一是影响。问题二:误入歧途是什么意思 误入歧途 [wù rù qí tú]
基本释义
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动宾式
出 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然被告等皆年幼无知,误入歧途,不无可悯。”
例 句
然被告等皆年幼无知,~,不无可悯。
反义词 迷途知返问题三:愚昧是什么意思? 愚昧的意思:缺乏知识,愚蠢不明白事理
词语:愚昧
拼音:yú mèi
注音: ㄧㄩˊ ㄇㄟˋ
例句:做人不能太愚昧。
近义词:无知
反义词:聪明、机灵、聪明、机智
词义:缺乏知识,愚蠢不明白事理。问题四:故意什么意思 故意(gù yì),[Intentionally;Deliberately;Designedly] 存心;有意识地。明知不应或不必这样做而这样做
详细解释
编辑
含义
明知某行动会产生不好的结果,但仍然执意特意存心那样做:
你故意用足球踢烂人家姑娘房间的窗户,以创造机会和人家姑娘来往。狼子之心,人皆知之。
他~把声音提高,好引起大家的注意丨他不是~不理你,是没看见你。
探源
(1)指故人的情意;旧情。
杜甫《赠卫八处士》诗:“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2)指有意;存心。
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忆》:“还有一个故意的曲译。”
出处
1. 旧友的情意。
①《南史·鲍泉传》:“僧辩入,乃背泉而坐曰:‘鲍郎,卿有罪,令旨使我锁卿,卿勿以故意见期。’”
②唐 杜甫 《赠卫八处士》诗:“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③清 吴敏树《吴云台哀辞》:“其生平所与交游,始皆与尽欢,后多稍疏,避而去。独余犹以故意遇之。”
2. 原意;旧意。
唐 温庭筠《张静婉序》:“侃自为《采莲》二曲,今乐府所存,失其故意。”
3. 存心;有意识地。
①明 冯惟敏《不伏老》第一折:“都只是虚张声势,止不过故意穷忙。”
②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婆子故意把衣袖一摸,说道:‘失落了一条临清汗巾儿。姐姐,劳你大家寻一寻。’哄得晴云便把灯向街上照去。”
③《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二回:“使者再将书币,送信陵府中,故意泄漏其语,使魏王闻之。”
④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三回:“前时擒住的布占泰,因他降顺,给了他一个宗女,放他回国。嗣后布占泰复被叶赫主煽惑,服从叶赫,叶赫主又故意出攻哈达,令哈达向满洲借兵,唆使半路埋伏,歼灭满军。”
⑤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一:“后来有些好玩笑的人,见了 三仙姑 就故意问别人‘米烂了没有?’”
⑥明 施耐庵《水浒》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故意这等大惊小怪,声东击西,要催逼晁盖走了。问题五:误入歧途的歧是什么意思 误入歧途
【拼音】: wù rù qí tú
【解释】: 误:受惑;歧途:错误的道路。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出处】: 鲁迅《写于深夜里》:“然被告等皆年幼无知,误入歧途,不无可悯。”
【近义词】: 误入迷途
【反义词】: 迷途知返问题六:煽是什么意思 发起,鼓动,蛊惑问题七:愚味是什么意思 愚蠢而不明事理。   晋 郭璞《蚍蜉赋》:“伊斯虫之愚昧,乃先识而似悊。” 唐 刘禹锡 《代让同平章事表》:“臣虽愚昧,尝览前言。” 明 唐顺之《复勘蓟镇边务首疏》:“臣愚昧疎濶,不足以备使命,夙夜祗惧,不敢自宁。” 艾青《光的赞歌》之五:“愚昧就是黑暗,智慧就是光明。”   2. 指愚蠢而不明事理的人。   明 谢榛《四溟诗话》卷四:“圣贤不异辙,愚昧更深谋。”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依托天主教,煽惑愚昧。”问题八:请问真有“鼓惑”这个词吗?如果有,它和“蛊惑”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要了解 什么是 蛊惑
蛊惑的蛊 原来的意思 就是把虫子放到一个器皿里 和中国古代的某些巫术有关系 所以引申出来 就是 使用一些迷幻或者骗术来迷惑人
在广东话里 蛊惑 还有调皮 不安分的意思 比如 古惑仔
所以 如果有鼓惑这个词 貌似也不能和 蛊惑通用
因为这里的鼓 显然有鼓动的意思 鼓惑 就有 鼓动迷惑的意思 可能可以用在某些 “掮客”身上 但是 我是没发现有这个词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