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南朝宗室内部残杀十分激烈的原因

答案:4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8 16:41
  • 提问者网友:沉默的哀伤
  • 2021-11-17 15:58
南朝宗室内部残杀十分激烈的原因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过活
  • 2021-11-17 16:24
面对最高政治权利的诱惑,足以使亲情人性扭曲,父子手足相残亦不足为怪。据说印度上古时期,就有过这样一个疯狂的时代,据《佛说无量寿佛经》记载:“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以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中国历史上宗室自相残杀的现象,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为甚,后赵武帝石虎、宋孝武帝刘骏、齐明帝萧鸾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然而在这一亲情变态的历史时期,却有一朵奇葩,东晋百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宗室大规模自相残杀的现象,甚至连个别的谋杀也几乎没有,这与西晋“八王之乱”无比惨烈的状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以庄园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贵族政治时代。区域内高度分工协作的经济组织形式(即庄园经济),决定了必然产生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权威,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权威,必然会产生区域范围内的政治权威;既然一个国家内存在着多个政治权威,那么分裂与割据就不可避免了,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是常态,西晋的短暂统一反而是变态了。
皇权的衰弱程度,是一个以东晋为最低点的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在这个最低点时,皇权衰弱到连自相残杀的能力都没有了,在此之前和之后,只要皇族稍微强大一点,宗室的自相残杀就不可避免,即使像苻坚这样仁慈宽和的君主也不能免俗,这又是为什么呢?
如果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帝国比作一家股份公司的话,那么皇族相当于持股比例很低的控股股东,另外存在很多持股比例相当高的贵族,虽然不及皇族的比例,但也相差不甚远,单独一家虽然无法威胁皇族,但他们只要能实现一定程度的联合,皇权就岌岌可危了。皇族和贵族在股权继承问题上,随着子孙的繁衍,不可避免的出现内部分化,唯一不同的是,皇族可以通过残杀宗室的非法手段集中股权,而豪门贵族却不能。正是因为这点不同,皇族才“必须”自相残杀,以避免股权的过度分散和确保股权的集中表决,尽管如此,也未必能成功阻挡豪门贵族之间的合纵,所以这个时期朝代更迭已属常事,试想一下,如果皇族没有股权集中的手段,那么很可能每隔三五年,就要改朝换代一次了。
当某家豪门贵族无限接近皇权时,也就是说皇族和其他豪门贵族无法阻止其以非法集中股权手段时,那么这家豪门贵族也会表现出某些皇族自相残杀的特征。以琅琊王氏为例,王敦与王导合谋杀王澄[1],王敦杀堂弟王棱,以及后来的王舒杀王含与王应即为例证;以谯国桓氏为例,桓冲(桓豁也是合谋,至少也是默许)废了大哥桓温的儿子桓熙、桓济,四哥桓秘也是例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想偏头吻你
  • 2021-11-17 17:54
立国不稳,无立国之策,只凭兵戎之力,只求一时之乐、不图天下之安,言无大志所以图乐倾权者屡出不穷 ,而皇室权利集中制没有加强。而后世唐宋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制,更有了自己的治国之策,立国之本。
  • 2楼网友:不甚了了
  • 2021-11-17 17:13
南朝士族力量太过于强大,皇室力量并不强大,皇室力量衰弱,自然觊觎皇权的人就多,皇帝自保的力量也弱,野心家不断出现,成功篡位的也很多。

唐宋时期皇权不断加强,皇帝权力大,守卫他的力量大,有野心、敢挑战的人就少,成功的就更少了。
  • 3楼网友:野味小生
  • 2021-11-17 16:31
社会风气的问题,追根究底还是东汉之后,战乱频仍,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不够强,孝悌的概念并未深入人心;另外毕竟仓廪实才知礼节,汉末之后,魏晋,五*胡乱华,朝代更迭,老百姓深受战争之苦,社会风气也就好不到哪去;
正是少了礼教的束缚,所以魏晋南北朝的思想解放才比较明显,出现了各式各样的NB人物。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