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语文求帮助~

答案:3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8 07:57
  • 提问者网友:了了无期
  • 2021-03-27 15:55
语文求帮助~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渡鹤影
  • 2021-03-27 16:22
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放下帏帐像孔子读书翻断编竹简书的牛皮纸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 患:担心、害怕。 ②迨能倍.诵乃止 倍:通假字,通“背”,背诵。

  3咏.其文 咏:朗诵。

  2. 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用力多者收功远” )

  3. 解释下列句子。

  A.用力多者收功远。
  解释:肯多花力气下苦功的人他所收到的功效就能影响长远。

  B.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
  解释:他学的那些弄懂了含义再反复朗诵的文章就能终生不忘了。

  C.书不可不成诵。
  解释:读书不能不反复地朗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解释:嘴上读着那个文章,脑里想着它的含义,你所学到的就比别人多。

  4. 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凿壁偷光)追答【答案】
1.用力多者/收功远
2.①担心   ②曾经   ③有时
3.有时在半夜睡不着时,读文中内容,思考文字意思,收获是很大的。
4.D
5.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解析】略
根据文言汉语网分析,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书要成诵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主要考查了对【散文类】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本站归纳了以下解题思路:
考点1:散文类
一、带点词注解。考查内容以文言实词为主,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古今异义词;(2)通假词;(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5)词的感情色彩变化。 
二、文言句子翻译。从句式看,考查的句子主要包括一般陈述句、简单的省略句、使动句、意动句、倒装句、被动句等;从内容看,这些句子在文本中往往处于比较特殊的、重要的位置。这与“考试说明”中的要求2“理解重要句、段的意思”相吻合。在翻译这些句子时一般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要求做到“信”(准确)、“达”(流畅)、“雅”(优美)。
三、阅读理解。主要通过简答题的形式来达成目标。内容包括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内涵的分析,对人物思想、情感的评论、剖析等。去年语文中考,绍兴、丽水、嘉兴、温州等地试卷要求结合文言文内容直接进行解答,而衢州、湖州、义乌、台州、宁波等地试卷的文言文阅读则要求学生通过文言阅读理解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精神或理想抱负等。
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
2 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慢性怪人
  • 2021-03-27 18:18
担心追答大概才读诵
  • 2楼网友:第幾種人
  • 2021-03-27 17:38
百度文言文翻译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