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越剧的观后感400至500字
答案:1 悬赏:6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05 07:32
- 提问者网友:杀手的诗
- 2021-05-04 17:48
一篇越剧的观后感400至500字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迷人又混蛋
- 2021-05-04 18:20
越剧藏书之家观后感
越剧《藏书之家》是近年来浙江小百花的新排剧目,可以说从舞台布景到人物服装、唱腔上都与传统越剧有着很大的不同。
故事讲述了著名藏书楼“天一阁”在明末清初时藏书守书的故事。天一阁主范容与姨娘侍书夫人皆痴书之人,才女花如笺更是痴书十年,自嫁范门。不料新郎从军,尚未谋面而身先殉国。三个人的命运皆与书楼紧紧相连。
在一片富有文化气息的大幕中,《天一生水》的主题曲响起,缓慢的曲调似乎又把人们带回了百年前的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大幕拉开,在一片急促的节奏中原本优雅的花旦台步显得匆忙而凌乱,而天一阁的藏书故事就在两个小人物的叙述中开场了。第一个出场的主要人物是洪瑛饰演的侍书夫人,在经历了《陆游与唐婉》一剧的转型之后,洪瑛的表演显得更老练自如了,无论唱念还是人物的眼神动作都表现不俗。一小段戏就初步塑造了一个既痴爱书卷又持家艰难的掌门女子的形象。相对于洪瑛的表演,茅威涛饰演的范容在刚出场时似乎没怎么进入状态,只见一个继承祖业的守书人脸上充满了光辉与自信,还有一股自以为是的潇洒。与其说这样的表情适合范容倒不如说它更适合现在功成名就、炙手可热的茅威涛。好在这样情况很快不见了,茅茅的表演也慢慢的进入了角色,作为一个名角,其表演还是有许多可圈点之处的。但我个人认为,在祭拜李贽一场戏中,范容的寻觅先生阴灵的眼神坐得太实了,受祭阴魂想来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某些飘忽不定的空间内,用这般确定的眼神岂能与之交流?所以我认为,此处的眼神还是飘忽一些的好。
第二场开始,呈现给大家的是范门晒书之场景,唯一觉得别扭的是当孙知府到来时,晒书人一个个以缓慢而整齐划一的动作游魂似的退场,看起来挺不自然。说句刻薄的话,这些人此时的表现像是中了什么魔咒。在这一场中,由于《焚书》的出现,主要人物之间复杂的感情开始萌发和显现。范容与其嫂花如笺因“卖田收书”一事实现了心灵的第一次交汇,知音之意含而微露,这最能把越剧的含蓄之美发挥出来。而范容与姨娘侍书夫人的感情也似乎不止于表面显现的这么简单。
这台戏对观众心灵的震撼开始于第三场的抄书,范家在经济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放弃藏书守书之志,上下一心,毅然决定抄书以藏。这场面不仅震撼了观众,也震撼了夫亡欲去的花如笺的心灵。在“清贫不失志,肝胆照先贤。一句一慷慨,书罢乾坤现”的大气咏叹的唱腔中,范门的藏书精神初步显现。花如笺这个人物对书楼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仅决定永留范门,还拿出自己的嫁妆助范容收书。
在第四场中,最精彩的唱段要数“三跪求书”,不仅唱词精练,而且曲调由慢板逐渐过渡到快版,感情层层递进,把一个藏书人迷茫、坚毅、不计荣辱的复杂内心演变过程逐步呈现在观众面前。美中不足的是三跪的动作设计有些粗放,缺少越剧的美感。
为求《焚书》,花如笺不得不决定走出范门。然而天一阁主范容此刻方才知晓“此情亦深”,因而决定留人别书。别书一场中有大段念白,这让我不禁开始怀疑如今的越剧有话剧化的发展方向。其实后面的唱词中有些意思是与这段念白重复的,我认为这段念白大可以与后面的唱词精简合并。
我一直以为舞台剧的一大魅力就是能通过演员的表演在观众的脑子中搭建出本不存在的虚幻的景物。比如,从下楼的动作中看到了楼梯;从两只手的推送中看到了门窗等等。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场戏却抛弃了这一大魅力,硬是弄来了一大堆塑像来代表天一阁的历代藏书人,还让范容与花如笺穿梭其间兴奋的来了长长的一段话剧式的念白。为什么不能用人物的动作表情及唱词腔调来招唤出历代藏书护书之人,让他们永驻观众心头呢?这在技术上也许难度大了些,但效果一定要比用一大......余下全文>>
越剧《藏书之家》是近年来浙江小百花的新排剧目,可以说从舞台布景到人物服装、唱腔上都与传统越剧有着很大的不同。
故事讲述了著名藏书楼“天一阁”在明末清初时藏书守书的故事。天一阁主范容与姨娘侍书夫人皆痴书之人,才女花如笺更是痴书十年,自嫁范门。不料新郎从军,尚未谋面而身先殉国。三个人的命运皆与书楼紧紧相连。
在一片富有文化气息的大幕中,《天一生水》的主题曲响起,缓慢的曲调似乎又把人们带回了百年前的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大幕拉开,在一片急促的节奏中原本优雅的花旦台步显得匆忙而凌乱,而天一阁的藏书故事就在两个小人物的叙述中开场了。第一个出场的主要人物是洪瑛饰演的侍书夫人,在经历了《陆游与唐婉》一剧的转型之后,洪瑛的表演显得更老练自如了,无论唱念还是人物的眼神动作都表现不俗。一小段戏就初步塑造了一个既痴爱书卷又持家艰难的掌门女子的形象。相对于洪瑛的表演,茅威涛饰演的范容在刚出场时似乎没怎么进入状态,只见一个继承祖业的守书人脸上充满了光辉与自信,还有一股自以为是的潇洒。与其说这样的表情适合范容倒不如说它更适合现在功成名就、炙手可热的茅威涛。好在这样情况很快不见了,茅茅的表演也慢慢的进入了角色,作为一个名角,其表演还是有许多可圈点之处的。但我个人认为,在祭拜李贽一场戏中,范容的寻觅先生阴灵的眼神坐得太实了,受祭阴魂想来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某些飘忽不定的空间内,用这般确定的眼神岂能与之交流?所以我认为,此处的眼神还是飘忽一些的好。
第二场开始,呈现给大家的是范门晒书之场景,唯一觉得别扭的是当孙知府到来时,晒书人一个个以缓慢而整齐划一的动作游魂似的退场,看起来挺不自然。说句刻薄的话,这些人此时的表现像是中了什么魔咒。在这一场中,由于《焚书》的出现,主要人物之间复杂的感情开始萌发和显现。范容与其嫂花如笺因“卖田收书”一事实现了心灵的第一次交汇,知音之意含而微露,这最能把越剧的含蓄之美发挥出来。而范容与姨娘侍书夫人的感情也似乎不止于表面显现的这么简单。
这台戏对观众心灵的震撼开始于第三场的抄书,范家在经济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放弃藏书守书之志,上下一心,毅然决定抄书以藏。这场面不仅震撼了观众,也震撼了夫亡欲去的花如笺的心灵。在“清贫不失志,肝胆照先贤。一句一慷慨,书罢乾坤现”的大气咏叹的唱腔中,范门的藏书精神初步显现。花如笺这个人物对书楼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仅决定永留范门,还拿出自己的嫁妆助范容收书。
在第四场中,最精彩的唱段要数“三跪求书”,不仅唱词精练,而且曲调由慢板逐渐过渡到快版,感情层层递进,把一个藏书人迷茫、坚毅、不计荣辱的复杂内心演变过程逐步呈现在观众面前。美中不足的是三跪的动作设计有些粗放,缺少越剧的美感。
为求《焚书》,花如笺不得不决定走出范门。然而天一阁主范容此刻方才知晓“此情亦深”,因而决定留人别书。别书一场中有大段念白,这让我不禁开始怀疑如今的越剧有话剧化的发展方向。其实后面的唱词中有些意思是与这段念白重复的,我认为这段念白大可以与后面的唱词精简合并。
我一直以为舞台剧的一大魅力就是能通过演员的表演在观众的脑子中搭建出本不存在的虚幻的景物。比如,从下楼的动作中看到了楼梯;从两只手的推送中看到了门窗等等。然而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场戏却抛弃了这一大魅力,硬是弄来了一大堆塑像来代表天一阁的历代藏书人,还让范容与花如笺穿梭其间兴奋的来了长长的一段话剧式的念白。为什么不能用人物的动作表情及唱词腔调来招唤出历代藏书护书之人,让他们永驻观众心头呢?这在技术上也许难度大了些,但效果一定要比用一大......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