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什么是越度关罪?

答案:3  悬赏:8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7 15:14
  • 提问者网友:留有余香
  • 2021-04-06 15:48
什么是越度关罪?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过活
  • 2021-04-06 16:57
唐代将偷越国边境罪名划分为3类:私度、越度和冒度。《唐律疏议》中说,“水陆等关,两处各有门禁,行人来往,皆有公文,谓驿使验符券,传送据递牒,军防丁夫有总历,自余各请过所而度。若无公文,私从关门过”,谓之私度。“越度者,谓关不由门,津不由济而度者”。简单的讲,私度就是从口岸偷渡;越度就是从口岸以外的边境线偷渡;冒度就是冒名顶替,使用他人出入境凭证偷渡。罪名不同,在定罪量刑方面也有区别。根据《唐律•卫禁律》规定,“诸私度关者,徒一年,越度者,加一等”。即越度要比私度罪加一等。对越度罪,《唐律疏议》的表述是:“缘边关塞,以隔华、夷。其有越度此关塞者,得徒二年。以马越度,准上条‘减人二等’,合徒一年。余畜又减二等,杖九十。但以缘边关塞,越罪故重。若从关门私度人、畜,各与余关罪同。若共化外蕃人私相交易,谓市买博易,或取蕃人之物及将物与蕃人,计赃一尺徒二年半,三疋加一等,十五疋加役流。”对于冒度罪,《唐律》规定:“若冒名请过所而度者,各徒一年。”对将自己出入境证件转借他人的行为,唐代也规定了相应的罪名和刑罚,《疏议》称:“以所请得过所而转与人,及受他人过所而承度者,亦徒一年。”这里的“过所”即指唐代官方签发的通过关、戍、守捉的出入凭证。而且《唐律疏议》还对自首、未遂的情况作了减免刑罚规定,“其私度、越度,自首不原;冒度之罪,自首合免。”以及“越度之人已至官司防禁之所,未得度者,减越度五等,合杖七十。”可见唐律关于偷越国边境行为的法度是非常严谨细致的。
而根据我国刑法第322条对偷越国(边)境罪的表述,无论采取什么手段或通过什么途径,只要是非法出入国(边)境的,都算作一种罪名,并没有这样细分。对使用他人证件冒名顶替的行为,我们目前主要是依据《出入境边防检查条例》予以处罚:“对持用他人出入境证件的,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或拘留。”对转借自己证件的行为也并没有规定一律构成犯罪,而是规定必须是将出入境证件用于出售的目的,才构成出售出入境证件罪。这里可见,唐代对出入境管理的法律非常完备,刑罚也十分严厉,所以玄奘在无法以合法途径出境时“众人咸退”,没有人愿意随同他非法出境,甚至找来“引渡”的胡人也因畏法而退缩。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大漠
  • 2021-04-06 17:37
唐代将偷越国边境罪名划分为3类:私度、越度和冒度。
    而根据我国刑法第322条对偷越国(边)境罪的表述,无论采取什么手段或通过什么途径,只要是非法出入国(边)境的,都算作一种罪名,
  并没有这样细分。对使用他人证件冒名顶替的行为,我们目前主要是依据《出入境边防检查条例》予以处罚:
  “对持用他人出入境证件的,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或拘留。”对转借自己证件的行为也并没有规定一律构成犯罪,而是规定必须是将出入境证件用于出售的目的,才构成出售出入境证件罪。这里可见,唐代对出入境管理的法律非常完备,刑罚也十分严厉,所以玄奘在无法以合法途径出境时“众人咸退”,没有人愿意随同他非法出境,甚至找来“引渡”的胡人也因畏法而退缩。
  • 2楼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04-06 17:23
我国《刑法》第322条对偷越国(边)境罪的表述,无论采取什么手段或通过什么途径,只要是非法出入国(边)境的,都算作一种罪名,并没有这样细分。对使用他人证件冒名顶替的行为,我们目前主要是依据《出入境边防检查条例》予以处罚:“对持用他人出入境证件的,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或拘留。”对转借自己证件的行为也并没有规定一律构成犯罪,而是规定必须是将出入境证件用于出售的目的,才构成出售出入境证件罪。这里可见,唐代对出入境管理的法律非常完备,刑罚也十分严厉,所以玄奘在无法以合法途径出境时“众人咸退”,没有人愿意随同他非法出境,甚至找来“引渡”的胡人也因畏法而退缩。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