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无地自容 音域

答案:3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4 03:43
  • 提问者网友:听门外雪花风
  • 2021-12-03 19:05
无地自容 音域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慢性怪人
  • 2021-12-03 19:23
人的正常音域范围

  男低音:F-f1
  男中音:A-a1
  男高音:c-c2
  就是大字组的F到小字二组的C

  女声一般音域为c1-a2
  小字一组c到小字2组的A

  CDEFGAB
  1234567

  没找着最高音在哪.抱歉~~

  只知道窦唯的音域宽广,到什么程度咱不是专业人士不了解啦.

  附上窦唯的介绍:
  从《无地自容》中走来的窦唯已经久违了。毫不掩饰的天真和狂野的激情交融在一起造就了当时的黑豹以及黑豹在中国摇滚乐坛的地位。而那时我们的情况是穿着学习和远大理想的厚厚大衣,内心却被它裹得慌,每天一早坐在课桌前对新的灰朦朦的一天喉咙老是痒痒的,似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而那是什么东西,当时却说不清楚。在窦唯的《黑梦》里,我能清楚的感到那种东西,在一声声沉闷的鼓声里,那东西被一点点的敲碎。我知道,那是一种渴望。
  《黑梦》是窦唯出走黑豹后的第一张个人专辑。没有窦唯的黑豹就象没有闪闪发光令人发悸的双眼的黑豹,没有灵气可言,而我有一位自称是黑豹的铁歌迷的朋友,对此悲痛欲绝,发誓不再听黑豹,可是其后黑豹陆陆续续出的几张几易主唱的专辑他还是奋不顾身的去买来唯恐错过。
  生活在社会里的年轻人对生活的感受是极为敏锐的。而生活中也充斥了太多的迷惑与难题,向谁倾述向谁请教?父母亲?他们要的是成绩而不是问题,向老师吗?他们要的是学习上的问题而不是“幼稚”的“杂乱”的情感问题。“在现实中做不到的,就让梦去完成”。窦唯是以“梦”的形式来把迷惑和难题试着释放出来。每一首歌,每一句歌词,都是一个问题。在这种类似于环境音乐的音乐中,问题摆放在画面的里边,那就是梦的片段。
  人们或许更喜欢用“实效音乐”来形容《黑梦》,为了抓住梦的片段,为了让梦的片段流动起来,窦唯不惜在乐器上化力气。留着残音的沉闷的鼓声,那是梦里的心跳声;时而流畅时而散漫的吉它和贝斯,是过道里的风声和后院树叶的飘落声;简单却优美的旋律上沉重的咏叹,是梦中人的娓娓倾述。以此“非现实”为基调,使得整张专辑染上了新异的神秘色彩,而强化了的幻境感受,在听觉上开创了新的广宽的音乐空间。“到底怎样才算好不算坏/到底怎样才能适应这时代……抛开那幻想之中不存在的太多奇怪/让我去勇敢的走向未来/去寻找爱/直到最后结束这场悲伤的梦”(《悲伤的梦》),“梦中没有错与对/梦中有安也有危”(《黑色梦中》),这就是窦唯在孤独的创作中开拓的“梦”的天堂。

  (三)
  如果说《黑梦》中是对浪漫欢娱的抹杀和对生活真实感情凸现的话,那么,随后的《艳阳天》这张专辑更是深层次的对生命的一种全新体验。在一种超越现实与非现实的自在里面,窦唯以自己的眼光,冷冷的打量窗外世界,慢慢地调和成音乐。更明朗更新快的气息把自在的春天调配得不温不火。张楚说:“春天有温暖的灵感,还有痛苦的幻想……”。是的,从《引子》到《阴》的所有A面作品是一个“春天”系列。而B面里的作品却更具实验效果,也更贴近于实效音乐。《晚霞》里的鼾声,《黄昏》里鸣叫的蛐蛐声,环境音乐竟如此恶作剧般的呈现出一片流逝的状态中。在The Doors的“In riders on the storm”里,在The Cure的许多歌曲里,都有这种流逝状态。绵绵无尽的象黑暗里火车一样执着前施的鼓声,伴随着窦唯的吟咏超向遥遥无期的远方,而那贯穿其中的长吟又作了无数次的挣扎和回旋后黯然沉没于黑夜中,窦唯面对时光的流逝,却执着冷静不慌不忙。“行路吧/往前方/总还有一些诱惑你的梦想”(《说不出的感觉》)窦唯对流逝中的远方看得似乎又趋于明朗,我想那该是黎明的东方。

  (四)
  在新专辑《山河水》之前,窦唯曾拿出过二首沉甸甸的作品,那就是《再见张炬》中的《婉啼》和《中国火Ⅲ》中的《大庙》。张亚东MIDI制作的加入,使得这二首曲子“电子”味十足。冰凉的基调和沉默的氛围正符合了《婉啼》的悲怆和哀悼,也符合《大庙》的广博深沉和虚无。这二首曲子也表明了窦唯的创作方向和创作理念上的里和碑式的飞跃。纯净冰凉的电子乐可以说是跨越时空的绵延,绵延的是轮回里的虚无。禅悟尽红尘沧桑后到达一片纯粹的澄明,忘却了一切的一切,只有赤裸裸的心灵随着音乐的轨迹绵延无期,时而舞动,时而盘旋。很多人排斥电子乐时只用一个理由,那就是无人情味的纯粹的冰凉世界。对于冰凉,我有同感,但人情味呢?《婉啼》和《大庙》似乎就是在忏悔和抨击着人情味和人性的散失。
  无论怎么说,《山河水》也是一张完整、充实、成熟的作品。第一首《山河水》和最后一首《晚霞》里几无人声,构成了短促的序曲和尾声。张亚东的MIDI制作,使倾向于电子舞曲般的节奏鼓声贯穿整张专辑的有声部分,而电子乐器的声音袅绕其间,吉它却极少或根本不用,用到的也只是散乱的构筑出几分迂迥曲折而已,但整张专辑涉及到了许多的音乐领域,如摇滚(ROCK) ,民乐(FOLK),电子乐(ELECTRONIC),新浪潮(NEW WAVE),病气氛围乐(ILLBIENT)等等,也许我们还会联想到ENIGMA(谜)的虚无灵妙的空幻神秘音乐。达明一派留给我们的对电子乐的望而却步在此又燃起希望之火。
  有人说是“封闭式” 的,而《艳阳天》是“开创式”的,但我想,只有《山河水》才算是“开创式”的,《艳阳天》顶多只能是半“开创式”的,结束“梦”的空间,超越“梦”的空间,超越时空,自然界的万物都变得立方体而直观,流动而非静止,一切声音都有是那样的超突而平静。忧伤和快乐,遥远和切迫,童稚和苍老,纯净和风尘,寻爱和自恋等等所有的人生体会便在这空间飞舞和闪烁。在这个空间里,时不时会有一串倏忽即逝的滑音就象是流星划过漆黑的天际,远处起伏的呼喊就象是被大风吹响的松涛。
  窦唯更加充分的利用自己嗓子的宽广音域,在高低转承之间,或深沉或圆润,或细浩或呼喊,或直率或委婉,在不同的空间里,或上或下,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并似乎借用“蒙太奇”手法,层层叠叠起落有致的苍凉的声音像浓雾一样缠绕在一草一木一物一人的四围。于是,就有了那一个个意识流动画面,画面拉你到眼前,你走进了画面;你聆听到的是音乐,但浮现在你心底的永远是无穷无尽的那熟悉的一幕又一幕……

  (五)
  喜欢摇滚可以有千万个理由,但归根到底,都是旋律和歌词为出发点,或平铺直叙,或晦涩深奥的歌词,再加上令人心悸的旋律,便会产生无穷魅力和万般感觉:激动、伤感、愤怒、思索……
  窦唯的才气不仅体现在精灵古怪的音乐意念上,在歌词上也可见一斑。“矛盾/虚伪/贪婪/欺骗……”(《高级动物》)用48个二字词语把人的真善美和假恶丑揭示得淋漓尽致,可以理解会有人把此作品称作“二字经”。而在《黄昏》中,窦唯变本加厉的用深沉的语调一字一顿的“唱”出来,和着鼓声,在行云流水般的底乐中,夜幕即将降临时的时间流逝感更加明显,而一个个的字比暮鼓更为沉重,似乎想要放幻灯片一样把一幕幕黑色越来越重的画面定格起来。一般——这是对流逝的东西的一种眷恋方式即挽留。《山河水》这张专辑中,窦唯则放弃了停顿,所有的歌词这间没有标点也没有空白,这更象一篇天书,或许这也是一种流逝的状态,所有的字串连起来,排成行,向着新的空间或世纪,流淌。时间是一九九九年,在这世纪的最后一个春天里,在科索沃的隆隆炮声中,更值得一提的是黑豹时期的窦唯在《别去糟蹋》(收录于《中国火Ⅰ》)中充满激情和悲愤的歌词:“别去糟蹋/他们的家/别去枪杀/那些无知的娃娃/放下你手中枪/放眼去望一望/你面前是人类生存的故乡……”,也许,人们真的应该去想一想,为“为和平而发动战争”的借中去韬光养晦,深思一番。

  (六)
  其实,开创自己的新的音乐空间是艰难而又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在中国摇滚狂热的COPY西方又深陷于自生自灭中的现状下。而充满才气的窦唯似乎更愿做一个音乐的隐士,隐迹于银光闪耀的圣坛这后,面对尘世起伏,隐隐有一种当年嵇康笑弹广陵的悲壮。
  在新世纪的晨钟敲响之前,人们乐于给一些希望于周遭的人群和自己,正如窦唯的《出发》。
  “乌云满天/透出霞光/我还有希望
  青山遥远/依稀看到/我还有梦想”。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洎扰庸人
  • 2021-12-03 20:59
HID
  • 2楼网友:渡鹤影
  • 2021-12-03 20:52
vitas
世界海豚音王子! 声音横快5个八度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