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21 11:37
  • 提问者网友:書生途
  • 2021-12-20 18:5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1.文中加粗的“大学之性质”是指什么?2.当时大部分人来北京大学求学的目的是什么?3.蔡元培认为,进入大学,首先必“抱定宗旨”,那么作者要求进入北京大学的学子要抱定怎样的宗旨?4.当时北京大学的学生存在哪些不良的风气?请分条概括说明。5.作者认为如何才能学到真本领、真知识?6.如果在校期间不能严谨治学,会有什么后果?7.本段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旧脸谱
  • 2021-12-20 20:21
答案:解析:  1.答案: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解析:从下文中即可找到答案。  2.入法科然后入政界,以求干禄。  3.答案:为求学而来,为研究学问而来,非为做官而来,非为致富而来。  解析:可根据“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这句话概括作答。  4.答案:(1)在此求学的目的是为了升官发财,故学法科者多,学文科者少,学理科者更少。  (2)在选择教员上不看学问看官阶,官阶大者受欢迎。  (3)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  (4)虚掷光阴,潦草塞责,徒混文凭。  5.答案: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6.参考答案:(1)误己: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2)误人: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是误人也。  解析:注意标志性的语句:“是自误也”“是误人也”。  7.答案: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鱼忧
  • 2021-12-20 21:44
我也是这个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