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渡百里湖》如何翻译?
答案:4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4 19:28
- 提问者网友:骨子里的高雅
- 2021-04-03 20:08
古诗文《渡百里湖》如何翻译?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我住北渡口
- 2021-04-03 21:09
《渡百里湖》清代.查慎行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
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大意是:
因为天旱,宽阔的湖里却只有浅浅的湖水,船篙也只能入水一半;远远望去帆船好像一动不动,近岸的树(显得更加高大)争相比高。
三、四两联表现了诗人渡湖时发现因为秋旱百姓苦不堪言盼望下雨,就发出感慨,只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我受一些风浪波折也没关系。
“涸鳞”实写干涸的湖泥,亦是为旱情受苦的百姓,“波涛”则是虚写,因为干旱湖上不可能有风波,即指现实的困难,表达诗人愿意为民请命不息一切甘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
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大意是:
因为天旱,宽阔的湖里却只有浅浅的湖水,船篙也只能入水一半;远远望去帆船好像一动不动,近岸的树(显得更加高大)争相比高。
三、四两联表现了诗人渡湖时发现因为秋旱百姓苦不堪言盼望下雨,就发出感慨,只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我受一些风浪波折也没关系。
“涸鳞”实写干涸的湖泥,亦是为旱情受苦的百姓,“波涛”则是虚写,因为干旱湖上不可能有风波,即指现实的困难,表达诗人愿意为民请命不息一切甘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煞尾
- 2021-04-03 22:34
《渡百里湖》是清代诗人查慎行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1、原文: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
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2、注释:
①如:好像、似乎。
②占:占卜。
③雨膏:即"膏雨",滋润土壤的雨水。
④涸鳞:指处在干旱中的鱼,这里比喻遭受旱灾的百姓。
- 2楼网友:平生事
- 2021-04-03 22:24
《渡百里湖》清代.查慎行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
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大意是:
因为天旱,宽阔的湖里却只有浅浅的湖水,船篙也只能入水一半;远远望去帆船好像一动不动,近岸的树(显得更加高大)争相比高。
三、四两联表现了诗人渡湖时发现因为秋旱百姓苦不堪言盼望下雨,就发出感慨,只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我受一些风浪波折也没关系。
“涸鳞”实写干涸的湖泥,亦是为旱情受苦的百姓,“波涛”则是虚写,因为干旱湖上不可能有风波,即指现实的困难,表达诗人愿意为民请命不息一切甘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
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大意是:
因为天旱,宽阔的湖里却只有浅浅的湖水,船篙也只能入水一半;远远望去帆船好像一动不动,近岸的树(显得更加高大)争相比高。
三、四两联表现了诗人渡湖时发现因为秋旱百姓苦不堪言盼望下雨,就发出感慨,只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我受一些风浪波折也没关系。
“涸鳞”实写干涸的湖泥,亦是为旱情受苦的百姓,“波涛”则是虚写,因为干旱湖上不可能有风波,即指现实的困难,表达诗人愿意为民请命不息一切甘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 3楼网友:一把行者刀
- 2021-04-03 21:17
大意是:
因为天旱,宽阔的湖里却只有浅浅的湖水,船篙也只能入水一半;远远望去帆船好像一动不动,近岸的树(显得更加高大)争相比高因为秋旱百姓苦不堪言盼望下雨,就发出感慨,只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我受一些风浪波折也没关系。渡百里湖
【作者】查慎行 【朝代】清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
涸鳞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
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