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他在玻璃后放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用玻璃板做平面镜?用镜子做该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5 08:41
  • 提问者网友:黑米和小志
  • 2021-04-05 02:30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他在玻璃后放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用玻璃板做平面镜?用镜子做该实验有什么不方便?
(3)实验中,小明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前.测出物体到平板玻璃的距离等于像到平板玻璃的距离,从而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之一:“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你认为小明同学的结论合理吗?理由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04-05 02:47
解:(1)把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另外拿一只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适当的移动,直到看上去跟像完全重合,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透过玻璃板能清楚地看到蜡烛B,若用镜子,因看不到蜡烛B,也就无法确定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位置,所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3)小明同学的结论不合理,因为通过实验总结实验结论时,要进行多次实验,总结的实验结论才具有普遍性,只有一次实验,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很具有偶然性.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像个废品
  • 2021-04-05 02:53
我也是这个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