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
答案:2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22 21:39
- 提问者网友:杀生予夺
- 2021-01-22 08:52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题。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中作者将自己比喻成“鸟”,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来修饰,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读者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这里用“被暴风雨所打击”“永远汹涌”“无止息地吹刮”等词来修饰,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用“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修饰表明作者对光明的向往。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别人”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鱼芗
- 2021-01-22 09:36
D解析《我爱这土地》一诗是艾青在抗战时期的名作,四个选项分别着眼于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形象所蕴涵的意义、文字的表达技巧等,其中C、D两项,一项说“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一项说“诗中的‘我’,指喻体‘别人’而不是指诗人自己”,构成明显的矛盾,必有一误。答题时便可从此入手,细作分辨。读诗可知,“我”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形象的特点是“爱这土地”,诗题已经很明确。至于诗中写到“鸟”,是把“我”比拟成了物,以丰富“我”的形象,这最后两句诗已从比喻的境界返回现实,是诗人在向读者直抒胸臆,因此,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不难判断这里面只有两个形象“鸟”和“我”,而前者又是后者的喻体,所以D项不恰当,这里没有“别人”只指“我”。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掌灯师
- 2021-01-22 09:45
这个问题的回答的对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