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什么是Na—S蓄电池?作用原理是什么?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0 12:19
  • 提问者网友:骨子里的高雅
  • 2021-11-19 22:04
什么是Na—S蓄电池?作用原理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走死在岁月里
  • 2021-11-19 22:58
Na-S电池是当前开发的一种高能蓄电池,它所贮存的能量为常用铅蓄电池的5倍(按相同质量计),它具有运行无声、无污染、价廉、安全、使用寿命长以及维修费低廉等优点。常用的电池是由一个液体电解质将两个固体电极隔开,而Na-S电池正相反,它是由固体电解质将两个液体电极隔开:一个由Na-β-Al2O3固体电解质做成的中心管,将内室的熔融钠(熔点98℃)和外室的熔融硫(熔点119℃)隔开,并允许Na+离子通过。整个装置密封于不锈钢容器内,此容器又兼作硫电极的集流器。在电池内部,Na+离子穿过固体电解质和硫反应从而传递电流。350℃时,Na-S电池的断路电压为2.08 V。已知硫的化学式为S8,在外电路中被还原成多硫离子 。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11-20 00:09
Na-S电池是当前开发的一种高能蓄电池,它所贮存的能量为常用铅蓄电池的5倍(按相同质量计),它具有运行无声、无污染、价廉、安全、使用寿命长以及维修费低廉等优点。常用的电池是由一个液体电解质将两个固体电极隔开,而Na-S电池正相反,它是由固体电解质将两个液体电极隔开:一个由Na-β-Al2O3固体电解质做成的中心管,将内室的熔融钠(熔点98℃)和外室的熔融硫(熔点119℃)隔开,并允许Na+离子通过。整个装置密封于不锈钢容器内,此容器又兼作硫电极的集流器。在电池内部,Na+离子穿过固体电解质和硫反应从而传递电流。350℃时,Na-S电池的断路电压为2.08 V。已知硫的化学式为S8,在外电路中被还原成多硫离子 。

(1)写出Na-S蓄电池的充放电的化学反应;
(2)指明Na-S蓄电池放电时的正、负极;
(3)Na-S电池的外室填充有多孔石墨,为什么?
(4)当充电完全时,硫电极内部何种物质会增加?完全放电后电池内室又是什么物质?当再次充电时,中心室是什么物质?为什么?
(5)如何判断Na-S电池充放电完全?请提出你的设计方案。
分析及解答:本题考查蓄电池的一些性质,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作电解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作原电池。由于反应可逆,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相互转化,以此解决本题的问题。
(1)Na-S蓄电池的充放电反应为:2Na(l)+ S8(l) Na2Sn。
(2)Na-S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为正极,因此放电时,S为正极,Na为负极。
(3)由于中心管内室的熔融Na放出电子,通过外电路将S8还原成多硫离子 ,但由于硫是绝缘体,故在外室填充多孔石墨以保证有效电导。
(4)由反应式看,当充电完全时,硫电极内局部地为硫所填充;完全放电后,则全部容积充满多硫化钠Na2Sn;再次充电时电池的极化作用正好相反,通电流迫使Na+重新回到中心室,并在此放电成为Na原子。
(5)由于Na-S电池在350℃时的断路电压为2.08 V,即电池的电动势为2.08 V,我们可以用伏特表测定Na-S电池的电动势:放电时,电动势降至某额定限量即充电;充电时电动势上升达某一额定限量(2.08 V)即停止充电。
4.氨是最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我们在课本里学到的合成氨技术叫哈伯法,是德国人哈伯在1905年发明的。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哈伯法合成氨需要20~50 MPa的高压和500℃的高温,并采用铁催化剂。近一个世纪了,全世界都这样生产氨。合成氨需要高温高压,似乎是天经地义了。然而,最近有两位希腊化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在常压下把氢气和用氦稀释的氮气分别通入一个加热到570℃的电解池(如图),氢气和氮气在电极上合成了氨,而且转化率达到了78%!对比哈伯法合成氨转化率仅10%~15%,听起来真像天方夜谭。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