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的镇国之宝,多年后为何改名为“后母戊鼎?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26 17:05
- 提问者网友:酱爆肉
- 2021-11-26 00:35
“司母戊鼎”的镇国之宝,多年后为何改名为“后母戊鼎?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慢性怪人
- 2021-11-26 02:11
后母戊鼎,原被称为“司母戊鼎”,最早是在河南安阳发现的,当地村民吴培文在野地里挖宝时发现这个鼎,于是召集村民连夜挖,为了不被日本人发现,都是在晚上开工,连挖了三晚、掘地13米,终于将这座锈迹斑斑的鼎挖了出来。
但风声还是传到了日本人那里,日本多次派人来村里寻找,企图强抢大鼎。多亏了吴培文誓死保护,与日军斗智斗勇,大鼎才幸免落于日军手里。日本人见强抢不成,就紧盯吴培文,吴培文无奈之下只得将大鼎托付乡亲,自己逃离家乡避难。后母戊鼎前后共转移过三个地点,最终埋在吴家大院的东屋地下,免受日军侵夺。
鼎内壁上刻有“后母戊”三个字,考古专家研究发现,在有关青铜器和古代文字的史料记载中,发现后母戊鼎是商王的儿子为其母亲制作的,“母戊”是她的庙号。后母戊鼎的发现对中国殷代青铜器的研究有重大历史意义。
近代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司母戊”的解释就是祭祀母亲戊,所以将其命名为“司母戊鼎”。罗振玉也曾解释“司”即“祀”,指祭祀。于是司母戊鼎的叫法一直延续下来。
2011年,司母戊鼎正式移至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标牌为“后母戊鼎”,央视报道该新闻后,引起社会轩然大波,“司”与“后”的用法一度成为争论的热点。有考古专家认为,“司”可以解释为“后”,在古代文字中,这两个字其实是同一个字。
后:伟大的,受人尊敬的。例:皇天后土
所以“后母戊”的意思为受人敬爱的母亲的戊。这一解释也彻底否定了前任将“司”解释为“祀”的用法,大部分专家学者也倾向于用“后母戊”,所以现在教科书上都是“后母戊鼎”。
但风声还是传到了日本人那里,日本多次派人来村里寻找,企图强抢大鼎。多亏了吴培文誓死保护,与日军斗智斗勇,大鼎才幸免落于日军手里。日本人见强抢不成,就紧盯吴培文,吴培文无奈之下只得将大鼎托付乡亲,自己逃离家乡避难。后母戊鼎前后共转移过三个地点,最终埋在吴家大院的东屋地下,免受日军侵夺。
鼎内壁上刻有“后母戊”三个字,考古专家研究发现,在有关青铜器和古代文字的史料记载中,发现后母戊鼎是商王的儿子为其母亲制作的,“母戊”是她的庙号。后母戊鼎的发现对中国殷代青铜器的研究有重大历史意义。
近代历史学家郭沫若对“司母戊”的解释就是祭祀母亲戊,所以将其命名为“司母戊鼎”。罗振玉也曾解释“司”即“祀”,指祭祀。于是司母戊鼎的叫法一直延续下来。
2011年,司母戊鼎正式移至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标牌为“后母戊鼎”,央视报道该新闻后,引起社会轩然大波,“司”与“后”的用法一度成为争论的热点。有考古专家认为,“司”可以解释为“后”,在古代文字中,这两个字其实是同一个字。
后:伟大的,受人尊敬的。例:皇天后土
所以“后母戊”的意思为受人敬爱的母亲的戊。这一解释也彻底否定了前任将“司”解释为“祀”的用法,大部分专家学者也倾向于用“后母戊”,所以现在教科书上都是“后母戊鼎”。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