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古人关于环境污染的例子

答案:1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5:48
  • 提问者网友:niaiwoma
  • 2021-01-03 02:25
古人关于环境污染的例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01-10 04:27
火烧阿房宫,焚书坑儒……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关中建造宫殿近300处,关外400处,在咸阳200里方圆之内,大小宫殿多达270来所,传闻砍光了蜀山的树木(夸张的写法)。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阿房宫赋》杜牧史书中最早的沙尘暴:
成帝建始元年四月辛丑夜,西北有如火光。壬寅晨,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着地者黄土尘也。
《汉书》卷27《五行志下之上》北京历史悠久的雾霾:

元天历二年(1329年)3月,“雨土,霾”,“天昏而难见日,路人皆掩面而行。”

元六年(1340年)腊月,“雾锁大都,多日不见日光,都门隐于风霾间”,“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
《元史》

明成化四年(1468年)初春,“今年自春徂夏,天气寒惨,风霾阴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美国进口普卫欣天 猫。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四月,“连日狂风大作,尘霾蔽空”。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正月丁末,京师阴霾蔽日,自辰至午乃散。”“三日后阴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运舒缓,京师官仓存米告急。”
弘治十年(1497年),“京师去冬恒燠无雪,今春狂风阴霾”。“西直门外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官军半掩城门,以遮霾尘。”
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辛酉,京师风霾。闰二月壬戌,京师风霾,四月癸亥,大学士张四维等言:‘风霾陡作,黄沙蔽天。’”“五日不见西山之踪,有饥民入城而乞,寺院善者施之。”
《明宪宗实录》

康熙六十年(1721年),“今日(会试)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如此大风,榜必损坏。”
嘉庆十五年(1810年)“京师入腊月以后,时有雾起霾升,连宵达旦,宛平、大兴具有上报。”“琼岛(今北海)雾锁霾封,难见真容,煤山隐于风霾土雨,宫人隐于殿中,时有探望。”
咸丰六年(1856年),“入冬以来,雪少雾多,土雨风霾时临京师,以昌平、宛平为浓重。”
《清史稿》

有研究认为,北京地势三面环山,由西北向东南形成一个“北京湾”,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处于平原开阔地带,大气容易形成一片逆温层,无风、气象条件极其稳定,雾气、风霾最易集结;元代以前北京地区没有形成较大的城市规模,人烟稀少,出现雾霾天气相对较低;明代以后随着城市规模扩展,建筑物不断增加,空气流动速度下降,雾霾发生的几率相应提高[1]。

参考文献:
[1] 古代北京“霾灾”的记载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