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中国的GDP在2010年超过了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关于GDP的话题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历史老师也乘热打铁,要求同学们开展题为“世界GDP大国百年兴衰启示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此而上网收集的部分材料。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千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到了1895年,中国经济受甲午战争战败的拖累,这个位置被美国所取代。……甲午战争时,中国的GDP大约是日本的5倍,没想到日军却打了胜仗。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GDP的发展与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密切相关。二战后,美国又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有力地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1945—1969年,美国GDP翻了一番还多。
材料三 1937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二战后,苏联GDP长时间稳居世界第二,直至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GDP被日本超过。对苏联GDP排名的升跌,有人感慨:“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苏联和日本GDP排名的易位,有网友留言:“看看两国政府的财政支出,就能明白其原因。”
(1)某同学这样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的GDP优势只胜在数量,在质量上却输给日本,工业化的进程远比日本缓慢是中国节节失利的经济原因。”他的分析有道理吗?请说明理由。(9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扩大国内市场迅速发展经济的政治前提是什么?二战后美国是如何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的?(8分)
(3)材料三中的“萧何”指的是什么?中国后来是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的?请说明苏联和日本的财政支出对GDP增长的不同影响。(8分)
(25分)中国的GDP在2010年超过了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关于GDP的话题引发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历史老师也乘热打铁,要求同学们开展题为“世界GDP大国百年兴衰启示录”的研究性学习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0 02:16
- 提问者网友:伴风望海
- 2021-02-09 04:39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时间的尘埃
- 2021-02-09 05:47
(答案→) 解析:(1)该同学认为“工业化的进程远比日本缓慢是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经济原因”,这种说法有道理。原因可以从中国、日本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阻挠和压迫,发展艰难而曲折;日本明治维新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2)美国通过1861-1864年的南北战争废除了南方诸州的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内市场的统一和稳定。第二小问联系二战后的史实进行归纳:美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市场。(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但后来这种体制日益僵化,导致苏联解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此处的“萧何”指的就是苏联实现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苏联军费开支过高,而日本大量资金投向科教和福利,对两国GDP增长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洒脱疯子
- 2021-02-09 06:10
对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