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怎样读懂学生》有感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3 07:37
  • 提问者网友:浩歌待明月
  • 2021-03-22 21:14
《怎样读懂学生》有感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老鼠爱大米
  • 2021-03-22 21:41
1.
读了《怎样读懂学生》后,我渐渐摸到了一些方法:
第一,学生做错了事,针对情况就事论事,不涉及品格,是师生间沟通的基本原则。老师起了提醒、关爱、帮忙的作用,而老师不要借题发挥,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显然只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反感厌恶,从而进一步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要邀请合作,避免命令。面对现在的学生,如果我们用传统的家长制和封建礼教式的教育方法是绝对不行的。老师应该把学生看作是自然界的朋友,他们也会爱、也会恨,是具有矛盾感的复杂的人。他们和大人一样,讨厌到处被命令、指使和控制,被剥夺掉自治权。当老师说话表示尊重时,比较不会引起他们的反抗。。
第三,不要冷嘲热讽。 具有尖酸口才的老师是学生的克星,那些冷酷刻薄的话语会摧毁学生的自尊心,受创伤的孩子会在满脑子的报复思想中成长。
第四,要多表扬,少惩罚。 多数老师其实不是不知道惩罚收效甚微。然而,他们每天照用不误。他们一生气就对学生责难、羞辱、怪罪、惩罚,不但没有纠正学生的行为,还成为下次犯错的好借口。它使犯过错误的人下次更小心地犯错,更狡猾地掩饰现象,更技巧地避过侦察,而不是更诚实或更明理负责. 学生是带着不完整的自我形象来到学校,他们的自尊心脆弱容易受损乃理所当然之事。老师处理应极为慎重,你的评语会影响他们内心的情感。老师的感化力是最大的,破坏力也可能最大。良好纪律的形成和维持有赖于老师一系列谨言慎行,以打动孩子的心灵。教师应避免挑剔,免除惩罚。
从事教育工作不但需要具备良好的品格,而且需要具有特殊的技巧。引用柯宁的话:“技巧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必备工具。有了技巧,做事效率就高,少了它如同是遇到障碍,寸步难行”。教育上,着重技巧的应用能让老师更能够因材施教。
从事教育工作,面对的第一对象是学生。那么如何读懂学生便成为了教学工作的第一前提。《怎样读懂学生》就是这样一本帮助我们研究学生,理解学生的一本书. 《怎样读懂学生——心理特级教师的建议》是由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杨敏毅、谢晓敏老师根据她们做过的心理咨询案例汇编而成.全书分四辑,围绕学业困惑、成长烦恼、亲子关系、心理障碍等学生面临的常见问题展开。
读了这本书后,感触之一:读懂学生是前提。从事教育工作已有十几年,可面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还是胆怯。自从接到学校分配给我的教学任务后,我就一直担心自己教授不好,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此刻的我俨然是一个“空手道”,一脸茫然,不知如何与小孩子们打交道。终于迎来了与孩子们第一天,我一走进教室就先来了个“高压”政策,想以声镇人,可没效,学生们压根没任我喊破了喉咙,他们也全然不顾。当时真是气傻我了。看来“高压”政策不是任何时候都管用。这一天下来让我明白:学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直接对象,而且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思想和性格如果连自己的学生都不了解的话,那又怎么能够去和他们沟通交流,从而让教学效果更佳呢?读懂学生是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前提。可读懂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多方面努力,要有信心、爱心、耐心,遵循一的科学规律去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真诚的互信和沟通,这样才可以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习效率才会更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