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回声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18:44
  • 提问者网友:爱了却不能说
  • 2021-01-03 01:26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7题。(一)回声  回声,是我们熟悉的现象。它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只有障碍物离得较远,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时间回到耳畔,才容易分辨出回声和原声。障碍物离得太近,例如在高墙跟前或室内说话,声音很快反射回来,回声和原声差不多合在一起,分辨不出来,便感觉不到回声。  声源发出的声波,碰到第一个障碍物形成回声后又碰到第二个障碍物,就能形成第二次回声。连续碰到许多障碍物就能形成许多次回声。在雷雨天,电光闪过,雷声隆隆不绝,要经过好长时间才消失,这也是声音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的结果。  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懂得运用声音的反射原理。建于明代的著名建筑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就具有奇妙的声学现象。  回音壁是一个圆形的围墙,高约6米,半径32.5米。整个围墙都很光滑,是一个很好的声音反射体。只要有人对着墙璧说话,即使声音很轻,由于声波沿着围墙内壁多次反射,站在围墙根各个位置上的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就跟打电话一样。  三音石处于围墙的圆心位置上。站在这石上鼓一下掌,掌声就被围墙反射回来构成第二次回声以至第三次回声,人们就可以听到啪、啪、啪三响。如果掌鼓得响些,有可能听到五六响。  圜丘是一个由汉白玉砌成的圆形平台,半径为11.4米,周围有石栏杆环绕。站在圆平台的中央鼓掌或讲话,声音被石栏杆反射回来,回声和原声合在一起,使人觉得声音非常响亮,甚至震得耳朵难受。(二)回音壁  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奇妙的事情:一道环形的围墙,你站在那一边,我站在这一边,对方的身影甚至被中央的建筑物遮住了;然而,那嗓音,啊,那熟悉的嗓音,透过贴耳的墙,就这样相互传递,清晰、真切,简直就是殷殷的叮咛。  当我傍着天坛的回音壁通话时,我总会升起一种奇异的感觉。想起很多年以前,我首次站在这里,对面前这毫不起眼的红墙感到十分诧异,它古老而斑驳,却显示了惊人的传音灵敏度。这种与它的年龄不相称的敏捷,似乎沟通了历史与现代的时光距离,我仿佛听到遥远时代的声音。  但这种错觉一闪即逝。我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把我从南海之滨携来的一句问候,轻轻地朝着伴我的朋友奉上空间的怀念:“你好吗?”  你好吗?你好吗?这短促的三个字回荡起来,就在青山绿水间悠扬,有如一首多情的歌。  我不知道传回我耳朵里的那一句,到底是我送去的,还是他回赠的;我总以为,你来我往的同一句话,已经交融成为分不清我的还是你的,那回音混淆了彼此的区别,成了合唱,流动在同一个音调里。  我实在喜欢倾听那回音。  当发自心底的声音诉出,任谁都不会漠然于它的去路,更不会无视于它有没有回应。即使是在空谷里的呼喊,也还会有相应的回声,何况是在人间!  这回音壁的妙处,就在于它的有呼必应。我有时会想,倘若太寂寞,倘若喧嚣的市声卷走了真诚的歌声,也许你和我也可以在这古老的地方找到一点安慰。  然而,我又想,大约,我们也不用太过拘泥于形式。生活在我们心海中激起的浪花,那涟漪,那涛声,不也是一种动人的回音吗?  只是,胸中的回音壁是无形的,它随着世间的脉搏,不断地震出生命之歌。比较起来,它比真正的回音壁或许还要敏锐而且立体,因而还要生动得多。1.概括两篇文章的内容,说说回音是怎样形成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在北京天坛回音壁下说话,即使声音很轻,在围墙根各个位置上的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就跟打电话一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回音壁》一文的作者傍着天坛的回音壁通话时,为什么“总会升起一种奇异的感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回音壁》一文的作者为什么“实在喜欢倾听那回音”?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胸中的回音壁与真正的回音壁有什么不同?作者更喜欢哪一种回音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列对《回音壁》一文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对天坛回音壁回音现象的描写,探讨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理和意义。B.古老的回音壁在人们的心中建造起一座无形的回音壁,沟通了人与人的心灵。C.生活中的喧嚣使人们失去了真诚,作者只好到这古老的地方寻找一点安慰。D.作者从回音壁入手,抓住“回音”这一瞬间,透视生活的本质,赞颂沟通人与人心灵的人间真情。7.两篇文章都写到了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作者的写作目的有什么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如潦草
  • 2021-01-03 01:43
答案:解析:   1.它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2.由于声波沿着围墙内壁多次反射,所以在围墙根各个位置上的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3.回音壁显示了惊人的传音灵敏度,似乎沟通了历史与现代的时光距离,我仿佛听到遥远时代的声音。  4.那是一首多情的歌,是人与人心灵的融合。  5.胸中的回音壁是无形的,它随着世间的脉搏,不断地震出生命之歌。比较起来,它比真正的回音壁或许还要敏锐而且立体,因而还要生动得多。作者更喜欢胸中的回音壁。  6.D(A、B、C各项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都是片面的)  7.《回声》一文以回音壁为例说明回声的现象,《回音壁》一文从回音壁入手,抓住“回音”这一瞬间,赞颂沟通人与人心灵的人间真情。提示: 1.本题考查获取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6.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7.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神也偏爱
  • 2021-01-03 02:08
我明天再问问老师,叫他解释下这个问题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