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我是一条小河怎样赏析

答案:2  悬赏: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14:44
  • 提问者网友:一抹荒凉废墟
  • 2021-04-03 08:56
我是一条小河怎样赏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躲不过心动
  • 2021-04-03 09:32
清婉柔美的爱情诗 ——《我是一条小河》赏析 冯至是沉钟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不以直接倾诉热烈奔放的感情、充分反映时代精神见长,而是以温婉秀丽的风格、纯净蕴藉的诗美自成一家,被鲁迅称为是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昨日之歌》是奠定冯至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第一本诗集,青春、爱情、生命是诗集的主旋律,其中质量较高,最能体现冯至诗歌抒情风格的是那些清婉柔美的爱情诗。《我是一条小河》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冯至早期抒情诗的名篇,写于1925年。 作品分析: 主题:《我是一条小河》是一首优美含蓄的爱情诗,采用以人拟物的手法,把“我”比作了柔波微漾的“小河”,然后以我流过森林、流过花丛和流入大海的途程为抒情线索,委婉地表达出了对恋人一往情深的忆念和不可改易的情意,于哀愁中见执著。在爱情的热烈追求中隐含着爱的无法成功的酸楚,是这首诗之所以优美动人的内在核心:一方面,诗歌深入地表达了青年男性对自己所爱的人的爱情渴望和一见钟情,连用两个“无心地”描绘了双方爱情的和谐与自然,另一方面,又写到了对这种简单方式的爱的忧虑,诗中的大海显然暗喻了一种丰富复杂而险恶的现实人生,虽然寄寓了对社会丑恶现实和人们险恶心机的批判,但在更深的意识层面上,却是诗人对爱的理想破灭后虚幻的人生寓言,也许事情并未真的发生,但诗人已经察觉了其存在的可能性。“小河”这一形象,它的流动和最后的流向大海的归宿,实际上在另一个方面写出了诗人自己的形象,在他的内心流荡着一种动荡感,他没有办法限制自己前进的方向,即使是流过“森林”、淌过花丛,最终也必然会归于大海。这首诗既写出了诗人在无望的爱情体验中一种热烈而又虚幻的感情表达,同时也寄寓了一种人生哲理,是对爱情体验――渴望、满足、超越三部曲的凝练表达,也是一种诗化了的人生体验。 艺术成就:《我是一条小河》写得缠绵、真挚、优美,没有浅薄庸俗的情调和矫揉造作的痕迹,色彩明艳而情调凄美,充满葱茏的生意和青春的活力。其抒情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采用了隐喻、暗示的手法,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诗人把真切的感受和难言的情感诉诸于具体的形象中,驰骋丰富的想象,选取了人们常见的事物进行比喻和暗示。他把自己比作是一条小河,把小河里的彩霞般的影子比作自己心头的美丽的女郎,以小河流过森林、花丛为抒情线索展开丰富的想象,一方面把柔情密意写得缠绵蕴藉,波澜起伏,形象优美,充满欢快和幸福;另一方面又以小河流入大海、厉风吹折了花冠、狂浪击碎了裙裳、小河和彩霞般的影子随海潮一起幻散,暗示了丰富复杂而又险恶的人生。其次,形象清新鲜明,构思新颖。我和你――小河与“彩霞般的影儿”形影相伴、心神相随、在和谐中冲突,既是爱情的体现,其内涵又超越了爱情的范围,形象清新鲜明,情意连贯而语言流畅,没有神秘颓废的色彩和割裂零散的感觉。第三,采用了半格律体诗形式,讲究遣词用字。《我是一条小河》是以半格律体诗的形式写的爱情诗。她的诗行、诗节和诗韵的安排都服从于抒情的需要。既自由舒展,又有一定形式的约束。语言特点注意遣词用字,例如不用“微波”而用“柔波”,因为“微波”只是纯客观的描摹,“柔波”则蕴含着情思;不用“映入”而用“投入”,因为“映入”是被动的,“投入”则是主动的。喜用迭字,如“软软”“荡荡”“粼粼”等迭字,形成轻柔的旋律。爱用反复,表现得韵味悠长。这些都说明冯至早年的创作,既借鉴了欧洲象征派诗人的一些艺术手法,又继承了我国古典抒情诗词的艺术传统,婉约而不晦涩,精巧而不纤弱,以民族传统为本而融会中西,创造了自己具有典雅美的抒情风格。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鸽屿
  • 2021-04-03 09:58
这是一首色彩明艳而情调又显得凄美的爱情诗。诗的感情推进取迂曲之势,形成三个层面:首节为第一个层面。以后每两节为一个层面。在首节中诗人慧心一转,将多情的男子比作柔波微漾的“小河”,它偶遇彩霞般明艳的姑娘,于是情意突萌,拥着这迷人的“影儿”缓缓前流。小河和岸上人原本并不相干,但诗人抓住人有倒影、水能映照的特点,把两者紧紧地胶合起来,用以表达青年男女从无心邂逅到萌生情意的微妙过程。 在第二个层面中,诗人用两节对称的诗正面写出“我”的柔情:不管是流过森林还是花丛,总忘不掉那个倩影,随时捡拾途中的奇珍异宝来献给这私心钟爱的姑娘。这两节诗以小明大,以动作表深情,表达了怀爱者“我”心中甜蜜的情意以及对姑娘的奉献之心,从而把前面悄悄萌发的爱情推进到一个“寤寐求之”的更深层次上去。 诗的第三个层面情态顿变,诗意起了一个突转:海上的厉风“吹折了花冠”,狂浪“击碎了裙裳”,“我”自身也被无情的海潮卷向天边,原先甜蜜的梦被生活击碎,无以为继。这种由乐境人哀的情状,是对生活中的自由爱情受到的折磨的艺术概括,曲折地表达出对扼杀爱情的封建礼教及守旧势力的鞭挞,富于时代色彩。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诗中“我”的追求受到阻遏,使诗作蒙上了一层“好景不常”的无可奈何的怅惘,但“我”心中那“彩霞般的影儿”却一样明艳如初,令人怀想。这就委婉地表达出主人公对恋人一往情深的忆念和不可改易的情意,于衷愁中见执著。 诗作就是这样采用以人拟物的手法,借着“小河”与“影儿”之间的自然联系,写出青年男女间两心的相印与相随。这首诗还十分注重情调的创造,注意运用语言的感情色彩来烘托一种特定的、浓郁的氛围。诗的首节,“我”是“无心”绕过这儿,姑娘也是“无心”投影于“我”的柔波。这两个“无心”,隐然传达出一种悄静、恬美的意境,描摹出“我’与姑娘间感情交流的自然、真挚、和谐,令人想见愈是“无心”愈是有情。底下柔波那“荡荡地”、“粼粼地”的姿态,在水波微兴中摇曳着深情,把“我”一腔柔情化作一片清澈、明净的艺术境界,把原来的情意向着纵深方向推进了一步。同时,它又和下面遇到的摧折一切的厉风狂浪形成鲜明对照,以大海的“无情”反衬出人物的多情,以象征社会力量的自然的冥顽观照出主人公爱情遭到摧折的深深不幸,为全诗创造了一个欢快而又带有悲剧意味的情调。此外,还多用迭字(如“软软”、“荡荡”、“粼粼”等)和重复(如第一节的两个“无心”,第五节的两个“彩霞”等)以酿就一种缱绻的情味。 在诗的形式上,它自由而又有所敛束。整个看来,它间用对偶与复沓,格式表达自然、优雅,调子舒缓柔曼而又热烈明丽,音律极活泼,调子舒卷自如,别具一种浓烈的韵味。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