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我们从何而来?仅在十年前,科学家们还一致认为大约320万年前...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1-03 00:13
  • 提问者网友:人傍凄凉立暮秋
  • 2021-01-02 00:28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我们从何而来?仅在十年前,科学家们还一致认为大约320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是最早的人类祖先。而2002年考古学家在西非乍得湖畔发现了一块至今有六七百万年历史的化石,他们认为这是近乎完整的人科动物头盖骨化石,该发现动摇了人们原先关于原始人类历史的概念。这个化石被称为“托迈”,意为“生命的希望”。它很可能是所有原始人类的祖先。 这块头骨,既带有猿的特征,又带有其后的原始人类的特征。它的颅腔很小,与大猩猩的差不多大,但其下半部分较平,不像大猩猩和黑猩猩具有突出的颌骨,而与后来的原始人类相仿。另外,它的上犬齿小,并且第一颗下前臼齿的磨损跟原始人类的很像,而全然不像大猩猩和黑猩猩较尖的下前臼齿。综合这些特征,化石发现者们坚信他们找到的是一个新的人科动物。 然而,这个结果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古人类学界的争议。一个进行同类研究的小组认为“托迈”可能是已经灭绝的类人猿或大猩猩的祖先,理由是没有发现能证明其直立行走的骨骼骨一一这是作为区分原始人类与古猿的关键特征。而已经目睹过“托迈”风采的人则不予认同。他们表示,从外表特征上判断,“托迈”很可能是原始人类。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不可否认的是,生活在人与猿分化关键时期的“托迈”证明了人类进化的路线的多分支特性。 “托迈”的发现地点,对人类学研究也同样具有革命性意义。在“托迈”之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科动物化石分别出土于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东非大裂谷的东边出土了如此之多又如此之古老的原始人类化石,以至于有些科学家认为,裂谷起了地理隔离作用,裂谷东边干旱、开阔的环境迫使古猿走下树,发展成为人;而在气候湿润、森林茂密的西边,猿仍然生活在树上。这种说法被称为“东边的故事”。 但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布鲁内于1995年在乍得挖出一个有350万年历史的颚骨化石,这为“西边的故事”写下了一个开头。“托迈”的出土,又为这个故事描下了重重的一笔。 下列关于“托迈”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托迈”是在西非乍得湖畔出土的六七百万年前的完整的人科动物头盖骨化石。 B “托迈”是虽保留了古猿特征但又具有原始人类特征的疑为人科动物的头盖骨化石。 C “托迈”是距今六七百万年前的阿法种原始人类头盖骨化石。 D “托迈”昭示了地球原始生命诞生的希望,是所有原始人类祖先的头盖骨化石。 下列能作为“托迈很可能是原始人类的祖先”的依据的一项是 A 它的颅腔很小,与黑猩猩的差不多大。 B 它的颅腔的下半部分较平,不具有突出的颌骨,与后来的原始人类相仿。 C 它的上犬齿和第一颗下前臼齿的磨损与原始人类的很像。 D “托迈”生活于人与猿分化的关键时期。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托迈”的发现,就意味着原始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约300万年。 B 在原始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地理隔离因素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C 对“托迈”的研究虽尚无定论,但它的发现已经动摇了十年前人们关于原始人类历史的概念。 D 东非大裂谷的东支出土了数量众多的而且古老的原始人类化石,比如法国古生物学家布鲁内发现的已有350万年历史的颚骨化石。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归鹤鸣
  • 2021-01-02 01:54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解析: 【小题1】B A项:原文是“近乎完整”。C项:不是阿法种,而且未证实是原始人类化石。D项:原文是“很可能是”。 【小题2】B A项:正好说明“托迈”具有猿的特征。C项:文中未说上犬齿的磨损情况。D项:答非所问,不能证明观点。 【小题3】C A项:表述太肯定,关于“托迈”的研究还未形成定论。B项:这一观点本来就只是有些科学家的看法,而且“托迈”的发现正好可以作为反例。D项:这个颚骨是在西非发现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天凉才是好个秋
  • 2021-01-02 03:02
我检查一下我的答案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