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抗性基因或标记基因在质粒上的话,它怎么起到检验目的基因的作用?

答案:3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2-12 14:15
  • 提问者网友:你独家记忆
  • 2021-02-11 20:49
大肠杆菌本身就有的质粒基因和导入的目的基因有什么必然联系吗?为什么本来质粒上就有的的基因可以筛选目的基因,还可以检验目的基因是否成功导入?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长青诗
  • 2021-02-11 22:27
抗性基因或标记基因在质粒上是为了检验质粒是否被转入菌体中。
如果你的质粒是已经构建好,而且鉴定正确的,没有空载体质粒,那么,当你转化后,在筛选平板上转化(因为转化不是100%的效率,有些菌是没有质粒转入的),只有转入了该质粒的菌才能长起来,也就意味着这菌是带有你的目的基因。另外,抗性基因和标记基因(如营养缺陷基因)给予菌体以选择压力,有利于质粒在菌体内的大量扩增。
另一种情况,比如你做连接实验,把目的基因片段和酶切质粒连接,这时,连接效率更不会是100%,当你把连接产物转入感受态细菌,只要转入了该质粒(无论是空载体还是阳性载体),菌都能长起来,没转入的就长不起来,起到第一步筛选。要筛选你的阳性克隆,还需进一步检验,比如PCR或者提质粒酶切。
纯属手打,欢迎继续讨论,祝愉快!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封刀令
  • 2021-02-12 01:01
就是说目的基因的导入与否可以根据标记基因是否导入来判断,因为他们都在质粒载体上 检测的话要在个体水平上 比如抗性基因 抗四环素抗性基因,讲重组质粒导入不含四环素的大肠杆菌中,然后接种在一个含四环素的培养皿里面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菌生活状况,如果成功导入抗四环素抗性基因的大肠杆菌就能够存活下来,如果导入失败的话,则会死忙 从而把存活的含有抗性基因即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培养起来,提取表达产物
  • 2楼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02-11 23:54
没有必然联系,目的基因无法直接检测出是否成功导入,要看是否有相应翻译出的蛋白质。 标记基因就是为了更简便的检测出目的基因的导入,便于筛选、培养而插入的。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