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作文《我和什么有个约》简析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15 17:26
- 提问者网友:鐵馬踏冰河
- 2021-04-14 17:26
语文考试作文《我和什么有个约》简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轮獄道
- 2021-04-14 18:08
【原版试题】 根据要求作文。 约是誓言,约是承诺,约是一种心灵的期盼。 时空广阔,心灵悠远,让我们相约人生,相约自然:约同伴、约亲朋、约名家、约凡人、约山水、约四季……相约在甜美的春风里,相约在温暖的情意中,相约那永远的青春年华,让我们用心相约。 请以“我和 有个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07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试题) 【审题指导】 和许多地方一样,2007年浙江省台州市的中考作文也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它兼有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的两重好处:既可以像话题作文那样让每个考生选择一个角度有话可说,又可以像命题作文那样在规定范围内考查出考生写作的基本功到底怎样。审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题目中的四点要求考生应注意。 2、题目可以切分成两部分,“我和 ”横线处应选填一个合适的词,可以是人,如“老师”“同学”“爸爸”“妈妈”等等;也可以是物,如“天空”“大地”等等;还可以是情感,如“心灵”等。还可以是……思维应活跃,应放开。同时要注意,本文不是仅写“我”这一者就可以的,还要兼顾写横线上所填内容。“有个约”是关键词,限定了“约”只能是一个而不是多个,应交代清楚“约”的内容及怎样实现约定的。 3、要用心体会提示语中隐含的信息或要求。“约是誓言,约是承诺,约是一种心灵的期盼。”“约”不是随口的一句话,它是一种庄严的“誓言”、“承诺”或“期盼”,这一句向考生阐述了什么是“约”。“约同伴、约亲朋……”又给考生自由想象和发挥的空间,让考生们选择的写作角度和范围大增,选材时应选择自己最能得心应手的材料。“约在甜美的春风里,让我们用心相约。”告诉考生,本文的主题应该是美好的,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写作时主题千万不能写成悲观、消极的。 【品读点悟】我和老师有个约浙江省台州市考生 约是誓言,约是承诺,约是一种心灵的期盼。约定的期限有的很长,有的很短,有的却是永恒!——题记 窗外桃花正盛开,我闭上眼睛肆意地感受着它散发出来的香味,心中却默默地问自己:“她还记得我们之间的约定吗?” 她是我们初一时的英语老师,和蔼大方,却又不失一种高贵的气质,从她眼里流露出的尽是对我们的爱惜与呵护。然而不久,她整个人逐渐变得憔悴起来,面色枯黄,连那双美丽的大眼睛也变得黯淡无光。后来我们才得知她生病了,班主任只告诉我们她心脏病发作了,需要静养一段时间。于是我们每天都在为她祈祷,希望她有一天能够重新站在讲桌前。然而她却一病不起,再也没回来过。 初二下学期的时候,我们才真正得知她其实不仅有心脏病,还患有癌症。想不到班主任当初那一句善意的谎言竟骗了我们这么久,于是,我们都急切地想要去看她。 就在那一天,我终于看到了她。她的精神早已不如当初,人消瘦得就像一片随时能被风吹落的枯叶。她的脸色显得苍白,一点血色也没有。但她仍然笑着给我们介绍了她治病的过程:第一次开刀后虽经长时间化疗,但癌细胞已扩散,迫不得已又到上海第二次开刀,摘除了脾,切除了四分之三的胃。听着听着我们都落泪了,因为我们知道虽然她现在说得很轻巧,但那种痛苦可能是我们永远都不会感受到的。她看到我们都低着头默默地流泪,自己的眼里也泛起点点泿光,但她很快用手拭去,笑着说:人生中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挫折,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可贵的,我不会放弃!你们就要上初三了,学习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老师和你们定下一个约定――等到你们中考结束时,我会在考场外等着你们。你们相信吗? 现在,我坐在考场上写这篇文章,思绪却飘回了两年前:她正在灯下辛勤地为我们批改作业,她正在找我们一个个默写过关……老师啊,老师,这一幕一幕看似平凡普通,甚至有人会认为我们对你的赞美太缺泛新意,但这平凡普通的一幕一幕不正是你对“老师”这两个字最好的诠释吗? 老师啊,老师,你还记得和我们的约定吗?中考的最后一场一结束,相信在考场外会看到你那消瘦却挂着满脸笑容的身影。 约是誓言,约是承诺,约是一种心灵的期盼。嗅着窗外桃花的芳香,我相信:这个约不是短暂的,它是永恒的,因为我的一生都会记住这个约定!——后记 【特色简析】 本文选材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甚至有点流于老套、俗套。语言也不是流光溢彩的。但读完全篇,打动人的应该是全文通体所流露出的真挚的情感。“真情实感”是新课标中对初中作文教学和写作的一项要求,本文很好地体现出了这一点。 本文首尾呼应的手法也用得较好,开头的“题记”和结尾的“后记”相呼应,开头的“桃花盛开”和结尾的“桃花的芳香”相呼应。在结构上首尾呼应的同时,本文的主题也得到了升华――特别是用“桃花”暗喻老师,用“桃花盛开”“桃花的芳香”暗指老师的坚强已深深地打动影响了我。 本文对人物的刻画也较特别,全文除了两处外貌描写外,对人物没作什么描写,但老师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老师的坚强却跃然纸上,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全文大半篇幅采用第三人称,结尾处却采用“你”这样的第二人称,人称的转换,便于感情的抒发,便于将全文推向高潮。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