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梅文鼎的历史典故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9 16:40
  • 提问者网友:杀生予夺
  • 2021-03-29 04:07
梅文鼎的历史典故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走死在岁月里
  • 2021-03-29 04:19
梅文鼎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传统历算发展走向低潮,西方历算刚刚输入的时代。清康熙皇帝在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的一次谈论中国历算时说:“吾国历学、算学,经宋元二代极盛之后,至明代而大衰,高者谈性天、撰语录,卑者疲精死禅于举业间。一切实学均鲜研究,治历算学者尤所罕见。”可见当时一研究历算的人之少,然梅文鼎在儿时就经常跟父亲和老师仰观天象,从青年时代起,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对数学、天文和历法的研究,27岁师从竹冠道长倪观湖学习天文历法,并将学习心得写成《历学骈技》二卷,以后又广搜天文、数学方面的各种中、西算书,“值天学书之难读者,必求其说,至废寝忘食”。  为扩大眼界,梅文鼎50岁到人文荟萃的北京,寻师访友,结交名流,获读历算大师王锡阐所著《圆解》、《测食》和其他历算专著,并对其所定“大统法”和“三辰仪晷”进行研究和讨论,写成《王寅旭书补注》,同 时他还与当时在京的通晓数学的西方传教士安多等人探讨历算等问题。  梅文鼎既学中国古算,又学西方新学。他认为应该将两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为己所用。他写的《古今历法通考》是我国第一部历学史;他的数学巨著《中西数学通》,几乎总括了当时世界数学的全部知识,达到当时我国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在《句(勾)股举隅》中提出了勾股定理的三种新证法;他独立发现“理分中末线(即黄金分割法)”;着《平三角举要》、《弧三角举要》等我国最早的三角学和球面三角学专著;又着《环中黍尺》五卷,论述球面三角形解法,并将此法应用于天文学,解答有关天球赤道、黄道的问题。着《少广拾遗》,阐发“杨辉三角形”。着《仰观仪式》,将我国固有星图与西方传入的星图相互比较,把我国星图有名而外国无名。我国无名而外国有名的星,都—一注明,并列出我国古代28宿与近代星座对照表。着《交食管见》、《交食蒙求》等,提出了更加准确的交食预报方法。而在《筹算》、《度算》、《比例数解》等书中,解释和介绍了西洋的对数、伽利略的比例规等方法。  梅文鼎还做了大量的拾遗补阙、匡正谬误的工作,如着《庚午元历考》匡正《元史》、《志》之讹;作《交食图法订误》纠正杨光先《日食图》之误。还着《回文法补注》、《西域天文书补注》、《浑盖通宪图说订补》、《七政草补注》等30余种。  梅文鼎在中国科学衰落,许多古算法烟没不彰, 西方新学输入不久的情况下,独树一帜,努力发掘中国固有的科学文化虚心学习西方新学,述旧传新, 继往开来,集中外数学之大成,大大地丰富了当时人们的数学知识,推动了我国数学研究的发展。清代著名数学家焦循赞扬梅文鼎的学术成就时日:“千秋绝诣、自梅而光。”康熙皇帝三次召见梅文鼎,并说:“历象算法,朕最留心,此学今鲜知者,如梅文鼎实仅见也”。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写道:“我国科学最昌明者,唯天文算法,至清尤盛,兼通之,其开山之祖,则宣城梅文鼎也。“我国著名数学史家严敦杰先生说:“在17至18世纪我国数学研究,主要为安徽学派所掌握,而梅氏祖孙为中坚部分。”可见梅文鼎在中国古代数学史中的突出地位。  1985年,宣州文物部门在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这位杰出历算大师的墓,墓碑已残损1/5,碑残高0.97米,宽0.62米,厚0.15米。碑为“康熙六十年九月工部江宁织造曹俯奉旨营造。”碑文为:光禄大夫左都御史 考梅公文鼎  皇清诰赠 曾祖 合墓  一品夫人 姚梅门陈氏  光禄大夫左都御史祖考梅公以燕已附葬  乾隆五十三年吉日 曾孙 房立  由此可知梅文鼎墓应为梅文鼎、夫人陈氏、儿子以燕合葬墓,营造人为《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父亲曹俯。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