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周晓虹:中国人的精神漂泊何时终结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2 05:12
  • 提问者网友:了了无期
  • 2021-11-11 16:50
周晓虹:中国人的精神漂泊何时终结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北城痞子
  • 2021-11-11 18:25
近些年我国心理史学处于平稳发展的趋势,虽然没有出现什么“热潮”,但研究历史上的社会心态或历史人物心理特征已经成为史学工作者科研选题的一个新的方向,为很多历史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新的途径。
  我国的心理史学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即有所发展,当时的主要倾向是呼吁史学界重视人的社会心理问题的研究,同时介绍和评论美国的心理史学的状况和论著。《史学理论》1987年第2期发表了罗凤礼介绍美国心理史学的文章,这是一个重要的开端。这种介绍和评论到90年代中期还在深入,1998年罗凤礼出版了专著《历史与心灵——西方心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这是对美国为主的西方心理史学介绍的一个总结。从90年代初开始,我国学者也开始写作心理史学方面的著作,如彭卫的《历史的心镜——心态史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另一个世界——中国历史上的变态行为考察》(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胡波的《历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赵良《天子的隐秘——七位中国帝王的心理传记》(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出版)等。此外,还有许多尝试运用心理史学方法研究历史问题的文章。这些论著在重视西方心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的同时,也有一些中国学者自己的特点,他们比较重视唯物史观与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结合,重视中国传统史学研究方法与西方新史学方法的结合,但是还看不出明确的趋向。
  近些年我国心理史学的研究取向大体是朝着“心态史”方向发展的。虽然我国学者在运用美国的心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方面也有一些探索,但是像美国学者彼得·洛温伯格《纳粹青年追随者的心理历史渊源》那样的典型的心理史学的文章还不多见,主要的研究内容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群体或个人的心态状况。这一点很类似于法国的心态史。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