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诉诸结果是什么意思,陈澧波的艺术点评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5-18 02:04
  • 提问者网友:姑娘长的好罪过
  • 2021-05-17 15:25
诉诸结果是什么意思,陈澧波的艺术点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行雁书
  • 2021-05-17 15:41
陈澧波山水画艺术漫谈韩少玄据我的了解和观察,陈澧波是一个有着浪子气质和心胸的书画家。我所理解的浪子,他们会为了一个自己设定的目标,苦苦的追寻,为此可以不畏艰辛而四海漂泊、南北游走,他们是大地的行走者,他们不会安于平静安稳的生活状态,他们的内心永远狂热、疯狂。也许,他们注定要流浪只属于行走。浪子的命运注定是不平凡的。这种具有浪子情怀和气质的书画家,相对就是脱俗的。很明显的,阿波的山水画属于典型的文人画。文人画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绘画本体的东西,而随之在画面上加入了更多的绘画之外的因素,比如说个人意趣的表达、比如说文化修养的体现、比如说诗词书法的注重等等,归根到底它体现的是画家本人的心境与胸襟。阿波的山水画最引人注目处莫过灵性二字。绘画中,灵性两个字是至关重要的。有灵性的绘画,是生动的,是活泼的,也就是禅家经常提到的活泼泼的那种境界。那是一种生命自身跃动勃发的境界和状态,由此也可以看到,禅是反对枯寂的,虽然它也讲空将无,但它没有否定生命,而且是把生命摆在了首要的位置。灵性,即是绘画的生命。那么,灵性究竟是什么呢?它来自哪里或者说怎样才能获得呢?我想,首先灵性可以理解成为一种敏锐而内在的感受力。一个画家,他是用审美的超脱的眼光来看待人生看待绘画,还是用世俗的平庸的眼光来看待,或者说他的内心世界是丰富而敏锐的还是木讷而空泛的,都会直接的影响到他的绘画。说到底,艺术终归是人的境界的表现。尤其是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讲究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讲究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万物的息息相通,正如庄子所说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要做到这种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就已经是把人之外的一切都赋予了人的灵性,也就是说拟人化了,不能够想象一个本身就缺乏灵性的人可以做到这一切。可以把灵性看作是一种气质,甚至也可以说,灵性是属于某些人的一种天赋。它是与生俱来的,不囿于学问、修养、见识,即使它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获取,那么其被获取的方式也是极其独特的。即使单凭灵性二字,就足以使陈澧波其人其画,卓尔不群。具体来说,陈澧波的绘画创作有着三方面的努力——一是对其导师卢禹舜先生“八荒精神”绘画理念的深刻理解;二是发挥自己在书法创作中所占有的的优势,以书入画;三是注重写生,且多写家乡山水。以书入画是文人画的一贯传统,由此,笔墨的运用成为品评书画作品优劣的金科玉律。谢赫提出的六法,其一是气韵生动,其二是骨法用笔,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这两点始终是不可分的,不仅笔和墨不可能分而用之,而且笔墨和气韵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所谓笔主气而墨主韵,就是这个道理。陈传席先生对此有过精辟的见解,他说——写字和画画都用毛笔和墨,于是人们便扬长避短,用书法笔意作画,赵孟頫总结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念书画本来同。”画中各种用笔都从书法来,于是画画又叫写画,元代及元代之后的文人画笔笔写出,功力全在于书法。清初的石涛说:“画法关通书法津。”清末民初的吴昌硕说:“直丛书法演画法”。因而,不懂书法或者书法功力不深的人,要想画好文人画,那都是妄谈。陈澧波把书法中最精要的那部分东西移植到绘画中去,比如说节奏,比如说韵律,比如说气息,如果没有对书法艺术精深的见解和出色的把握能力,这些是不容易做到的。陈澧波的山水,多从写生中来,而且多写家乡的山水。这就必然决定了他的画不拘凡格不落俗套,在写生的过程中,是直接面对真实山水并与之倾心相通的过程,此时的山水形象一旦进入画面,就会使画面多了些真实而少了些程式。而且,写家乡山水,那种亲切的感情更能够突出真实感情的流露和抒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于斯长于斯,朝夕相......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