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爸父诗歌,杜甫在安史之乱写了哪几首比较出名的古诗(包括词,文章)
答案:1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2 00:00
- 提问者网友:送舟行
- 2021-03-21 14:58
阿爸父诗歌,杜甫在安史之乱写了哪几首比较出名的古诗(包括词,文章)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酒者煙囻
- 2021-03-21 15:54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垂老别》是杜甫著名的组诗《三吏》和《三别》六首中的一首。它的写作背景和过程,和其它五首一样,都是在唐肃宗乾元二年三月唐王朝九节度的六十万大兵溃于邺城这一特定的危急时期,和自洛阳以西至潼关这一特定的后方地带,杜甫根据他的所闻所见所经历写成的。这六首诗,都是人民的悲剧、人民的血泪史,这是显而易见的。重要的是,我们要透过这斑斑的血泪,进一步看到人民那种忍痛负重,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因为当时进行的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具有制止异族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的正义性质。
一转头,不觉已是二十年了。那时为了纪念杜甫,我曾应邀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写过谈杜甫的《石壕吏》和《新婚别》两篇广播稿,我把那“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的老妪,和那鼓励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的新娘,称为“深明大义、热爱祖国的儿女英雄”。现在,临当谈《垂老别》这首诗时,我深深地感到对诗中的这位老汉,可以说同样的话。请看,“子孙阵亡尽”这种断子绝孙的悲哀没有把他压垮,同行伙伴的辛酸泪,乃至老妻的卧路啼都没有使他软化,“此去必不归”的死亡威胁也没有使他动摇,他毅然决然,投杖应征,长揖上道,他想到的是国家的灾难,他恨的是“骨髓干”,不能为国多杀贼。象这样一位老汉,我们能说他不是铁铮铮的爱国老英雄而是什么驯服的“绵羊”吗?这是一个有关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明确。
《三别》在写法上和《三吏》不同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全篇都是托为主人翁的独白。比如《垂老别》便都是那个老人的自我倾诉。这种写法,比之《三吏》的凭借耳闻目击和亲身经历要更难些,需要有更高的艺术修养,更为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想象力。否则写来就会走样,特别是用诗的形式来写。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垂老别》。全诗约可分为四段,每段各八句:
第一段:“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这一段是《垂老别》的缘起和序幕。是下文老夫老妻生离死别这一出悲剧的前奏。从“投杖出门去”这一慷慨激昂的决绝态度看来,老人的应征从军,并非完全由于被迫,也并非纯然出于“子孙阵亡尽”的个人悲愤,其中包含着老人的一片爱国心。否则,在痛不欲生的情况下,不可能发生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积极向上的转变。老人的一片爱国心,在“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这两句话里,表现得更为清楚。要杀贼,就要能活着,所以说“幸有”,但自己毕竟是老了,很难杀贼,所以引以为“悲”。正是这种忘我的为国献身的精神使得一同应征的伙伴们都感动得掉下了辛酸的眼泪。但老人并没有改变他的决心,他走上征途了。
第二段:“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这一段是《垂老别》的正文,写老人告别上官后又和老妻话别的情景,首二句是个过渡的句子,不少注本划归上一段,我觉得作为这一段的引子更合适些。因为老人已束装上路,就要远行,所以才出现了“老妻卧路啼”等场面。介胄是甲盔,也就是军装。这里,老人不如实地说“老人既介胄”,而偏作豪语,把自己说成“男儿”,和上文的“投杖”,同样表现了老人那种不服老的倔强性格。“孰知”即“熟知”,明明白白的知道。这“孰知”四句,写老俩口的互相怜悯,互相关注,非常深刻细腻,令人不忍卒读。关于这四句,吴齐贤《杜诗论文》解释说:“此行已成死别,复何顾哉?然一息尚存,不能恝然,故不暇悲已之死,而又伤彼之寒也;乃老妻亦知我不返,而犹以加餐相慰,又不暇念已之寒,而......余下全文>>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垂老别》是杜甫著名的组诗《三吏》和《三别》六首中的一首。它的写作背景和过程,和其它五首一样,都是在唐肃宗乾元二年三月唐王朝九节度的六十万大兵溃于邺城这一特定的危急时期,和自洛阳以西至潼关这一特定的后方地带,杜甫根据他的所闻所见所经历写成的。这六首诗,都是人民的悲剧、人民的血泪史,这是显而易见的。重要的是,我们要透过这斑斑的血泪,进一步看到人民那种忍痛负重,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因为当时进行的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具有制止异族侵略、维护国家的统一的正义性质。
一转头,不觉已是二十年了。那时为了纪念杜甫,我曾应邀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写过谈杜甫的《石壕吏》和《新婚别》两篇广播稿,我把那“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的老妪,和那鼓励丈夫“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的新娘,称为“深明大义、热爱祖国的儿女英雄”。现在,临当谈《垂老别》这首诗时,我深深地感到对诗中的这位老汉,可以说同样的话。请看,“子孙阵亡尽”这种断子绝孙的悲哀没有把他压垮,同行伙伴的辛酸泪,乃至老妻的卧路啼都没有使他软化,“此去必不归”的死亡威胁也没有使他动摇,他毅然决然,投杖应征,长揖上道,他想到的是国家的灾难,他恨的是“骨髓干”,不能为国多杀贼。象这样一位老汉,我们能说他不是铁铮铮的爱国老英雄而是什么驯服的“绵羊”吗?这是一个有关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明确。
《三别》在写法上和《三吏》不同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全篇都是托为主人翁的独白。比如《垂老别》便都是那个老人的自我倾诉。这种写法,比之《三吏》的凭借耳闻目击和亲身经历要更难些,需要有更高的艺术修养,更为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想象力。否则写来就会走样,特别是用诗的形式来写。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垂老别》。全诗约可分为四段,每段各八句:
第一段:“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这一段是《垂老别》的缘起和序幕。是下文老夫老妻生离死别这一出悲剧的前奏。从“投杖出门去”这一慷慨激昂的决绝态度看来,老人的应征从军,并非完全由于被迫,也并非纯然出于“子孙阵亡尽”的个人悲愤,其中包含着老人的一片爱国心。否则,在痛不欲生的情况下,不可能发生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积极向上的转变。老人的一片爱国心,在“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这两句话里,表现得更为清楚。要杀贼,就要能活着,所以说“幸有”,但自己毕竟是老了,很难杀贼,所以引以为“悲”。正是这种忘我的为国献身的精神使得一同应征的伙伴们都感动得掉下了辛酸的眼泪。但老人并没有改变他的决心,他走上征途了。
第二段:“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这一段是《垂老别》的正文,写老人告别上官后又和老妻话别的情景,首二句是个过渡的句子,不少注本划归上一段,我觉得作为这一段的引子更合适些。因为老人已束装上路,就要远行,所以才出现了“老妻卧路啼”等场面。介胄是甲盔,也就是军装。这里,老人不如实地说“老人既介胄”,而偏作豪语,把自己说成“男儿”,和上文的“投杖”,同样表现了老人那种不服老的倔强性格。“孰知”即“熟知”,明明白白的知道。这“孰知”四句,写老俩口的互相怜悯,互相关注,非常深刻细腻,令人不忍卒读。关于这四句,吴齐贤《杜诗论文》解释说:“此行已成死别,复何顾哉?然一息尚存,不能恝然,故不暇悲已之死,而又伤彼之寒也;乃老妻亦知我不返,而犹以加餐相慰,又不暇念已之寒,而......余下全文>>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