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在佛教中一海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1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00:57
  • 提问者网友:不要迷恋哥
  • 2021-04-02 08:51
在佛教中一海的含义是什么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胯下狙击手
  • 2021-04-02 10:13
《弥陀要解》云:「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为一佛所化。且以此土言之。一须弥山。东西南北各一洲。同一日月所照。一铁围所绕。名一四天下。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千中千。名大千世界。[1]

说明一尊佛的教化区即是三千大千世界。就娑婆世界而言,一个单位世界,以须弥山(注一)为中心,周边有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等四大部洲所围绕。在一个单位世界中,日月围著须弥山绕行。在世界的最外围,是铁围山(注二)。此名为一四天下,亦即一个单位世界。一千个四天下(单位世界),集合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名为一大千世界;亦即一般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1]
换而言之,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中,即有十亿个单位世界,亦即十亿座须弥山。每个单位世界,皆是由九山八海(注三)、四洲所组成。单位世界的天顶是初禅天,小千世界的天顶是二禅天,中千世界的天顶是三禅天,大千世界的天顶是四禅天。黄念祖老居士在《无量寿经》注解里说得很清楚,他说:从前我们认为佛经里所说的一个单位世界是一个太阳系;事实上,一个单位世界应该是银河系才对。如果一个单位世界是一个银河系,一个小千世界就一千个银河系,十亿个银河
九山
编辑

须弥山
须弥山(梵Sumeru ),又作苏迷卢、修迷楼,译为妙高或好光。屹立于世界之中央,高八万四千由旬,顶上阔亦同,中有帝释之宫殿。

佉提罗山
佉提罗山(梵Khadiraka ),又作朅地洛迦、佉得罗柯,译为担木或空破。高四万二千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合成,围绕于须弥山之外,二山之间有大海,阔达八万四千由旬,水上遍覆无量之优钵罗华、钵摩华、拘牟陀华、奔荼利迦华等诸妙香物。此海中又有弗婆提、阎浮提、瞿陀尼、郁单越等四大洲,各分布于东、南、西、北四方。

伊沙陀罗山
伊沙陀罗山(梵I^s!a^dhara ),又作伊沙驮罗、伊沙多,译为持轴或自在持。高二万一千由旬,顶阔亦同,以七宝合成,绕于佉提罗山之外,二山之间有大海,阔四万二千由旬,优钵罗华等诸妙香物遍覆水上。

游乾陀罗山
游乾陀罗山(梵Yugam!dhara ),又作游犍陀罗、逾健达罗,译为双持。高一万二千由旬,顶阔亦同,绕于伊沙陀罗山之外,二山间之大海,阔二万一千由旬。

苏达梨舍那山
苏达梨舍那山(梵Sudars/ana ),又作修腾娑罗,译为善见。高六千由旬,顶阔亦同,绕于游乾陀罗山之外,二山间之大海,阔一万二千由旬。

安溼缚羯拏山
安溼缚羯拏山(梵As/vakarn!a ),又作阿输割那,译为马半头或马耳。高三千由旬,顶阔亦同,围绕苏达梨舍那山,二山间之大海,阔六千由旬。[1]

尼民达罗山
尼民达罗山(梵Nimimdhara ),又作尼民达罗、尼民驮罗,译为持边或持地。高一千二百由旬,顶阔亦同,围绕安湿缚朅拏山,二山间之大海,阔二千四百由旬。[1]

毗那多迦山
毗那多迦山(梵Vinataka ),又作毗那耶迦、毗泥怛迦那,译为障碍或犍与,又称象鼻。围绕尼民陀罗山之外,高六百由旬,顶阔亦同,二山间之海水,阔一千二百由旬,水上遍覆优钵罗华等诸妙香物。

斫迦罗山
斫迦罗山(梵Cakrava^d!a ),又作斫讫罗、遮迦和,译为轮围或铁围。高三百由旬,顶阔亦同,围绕毗那多迦山,是为世界之外廓,出即太虚。二山间之海水,阔六百由旬。又俱舍论卷十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三等所传与上之述说稍有不同。[瑜伽师地论卷二、顺正理论卷三十一、俱舍论光记卷十。

八海
编辑
以上所说,为一个单位世界的形成。九山中,须弥山及七金山皆为方形,只有铁围山是圆形。八海中,除第八海为咸水外,其他皆为八功德水,有清香之德,故称香水海。俱舍论十一曰:「妙高为初,轮围最后。中间八海,前七名内,七中皆具八功德水。[1]
据起世经卷一、长阿含经卷十八等载,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佉提罗、伊沙陀罗、游乾陀罗、苏达梨舍那、安湿缚朅拏、尼民陀罗、毗那多迦、斫迦罗等八山,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总为八海。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