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帮我赏析一下苏轼的临江仙 顺便问问苏轼的临江仙有议论吗? 谢谢

答案:1  悬赏:5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3 12:52
  • 提问者网友:嗝是迷路的屁
  • 2021-04-03 09:45
帮我赏析一下苏轼的临江仙 顺便问问苏轼的临江仙有议论吗? 谢谢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深街酒徒
  • 2021-04-03 09:59
苏轼《临江仙》赏析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帐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赏析]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冈时所写,反映他苦闷和愤激的心情。表达了他渴求自由生活和精神解脱的愿望:一、表达了作者矛盾的心境。一方面,他恨此身非我有,为什么呢?表面看,是自己有家进不去,实质上,是自己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因为刚刚过去的“乌台诗案”,让苏轼无法平静,自己的诗词作品,有些是有意为之的,有些是无意为之的,更有些是毫无关联的,都对“新党”们加以发挥、诬陷。另一方面,他想忘记,忘记过去发生的不堪回首的往事,忘记人世间的纷争(党争),忘记利与害、得与失,忘记一切,可能吗?当然不可能,所以他加上了“何时”两字,意谓着何时也忘不掉。这是一对无法化解的矛盾,在时时纠缠着他。 二、所谓情景相融,客观上,看到了夜阑风縠纹平,是自然景象;主观上,有着对平静生活的一种强烈追求的愿望,所以产生了由景生情,主客关契合。这是“乌台诗案”后一段时期内苏轼向往的、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样在黄州写下的《卜算子》中,“漏断人初静”,应该也是这种心态的表达。因为漏断时,人才静下来,这个静来得多么不容易呀。苏轼还是感觉到处处危机四伏,他像一只受惊的小鸟,等待着真正的平静的到来。反以在这一段时期内,他为没被人认出自己而高兴,为未能及早称病不出而后悔,为做到终日不说一句话而得意,这实在是为求取自下而上的无奈之计。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