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研究是什么,哪里有学前教育专业的网站啊,最好有关于论文的。
答案:1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7-20 05:24
- 提问者网友:溺爱和你
- 2021-07-19 20:00
教育观察研究是什么,哪里有学前教育专业的网站啊,最好有关于论文的。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零点过十分
- 2021-07-19 21:05
??1.确定亲社会行为的操作定义和所要观察的行为
??根据学前儿童的行为特点,我们认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指儿童在其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行为。具体地讲,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助人:儿童在他人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如帮小朋友扣纽扣、扶起摔倒的小朋友等;?(2)分享:儿童与同伴分玩玩具、分吃食物等;(3?)合作:儿童与同伴协同完成某一活动,如合作游戏等;(4?)安慰:在他人遭受心理或生理的伤害时,儿童给予安慰;(5?)公德行为:该类行为无明确的行为对象,是有利于集体、社会的良好行为,如关紧龙头、清扫拉圾等。
??2.确定亲社会行为的观察记录维度,编制观察记录表
??在本观察研究中,我们对每一亲社会行为做4?维度的观察记录:(1)行为者的姓名、性别;(2)行为对象的姓名、性别;(3?)亲社会行为的形式或类型与过程:亲社会行为大致包括助人、分享、合作、安慰和公德行为5种类型,?亲社会行为的过程是指行为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观察者通过观察记录亲社会行为的整个过程,研究者则据此确定亲社会行为的类型;(4?)亲社会行为的反馈信息:是指亲社会行为对象在接受该行为后所做出的积极、消极或中性反应。
??3.制定观察细则,培训主试
??研究者制定出详细、科学、可行的观察细则。选用发展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为该研究的观察记录者,依据观察细则进行为期一天的集中培训。
??4.预备观察
??主试对所选取的幼儿园儿童进行为期1?周的预备观察(每一主试观察一个班),以训练主试的观察、记录能力。
??5.正式观察
??预备观察后,立即进入正式观察阶段。正式观察为期2?周(有效观察时间为10天)。每天观察时间是从上午8:00到下午儿童离园时,?观察范围是儿童在园的全部活动中的亲社会行为。
??6.观察者信度
??正式观察结束后,随机抽取2?名主试对该研究的一个幼儿园小班进行一天的观察,获得有共同记录的15件亲社会行为。两位主试的观察一致性为:行为者的性别100%;行为对象的性别100%;亲社会行为类型84.5%;对行为的反应85.7%。
??7.数据统计处理
??采用spss+6.01软件包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性别比较
??3个年龄组男女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具体情况见表1。对男女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次数进行X[2]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X[2]=0.21,df=1,P>.05)。对3个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进行的3×2((年级×性别)列联表X[2]检验表明,男女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在3个年龄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X[2]=?4.41,df=2,P>.05)。
??表1?男女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分布
??性别??年龄组
??小班??中班??大班
??男??97??128??253
??女??82??105??277
??表2?儿童亲社会行为指向对象的分布情况
??年龄组??同伴??教师??无明确对象
??小班??154??12??13
??中班??184??35??14
??大班??498??14??18
??(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指向对象的比较
??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可能指向同伴、教师或无明确行为对象(如拣起地上的废纸)。各年龄组儿童亲社会行为指向对象的分布情况见表2。对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不同指向对象X[2]检验,结果表明,?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指向对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X[2]=1302.08,df?=2,P<.00......
??根据学前儿童的行为特点,我们认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指儿童在其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行为。具体地讲,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助人:儿童在他人需要帮助时给予帮助,如帮小朋友扣纽扣、扶起摔倒的小朋友等;?(2)分享:儿童与同伴分玩玩具、分吃食物等;(3?)合作:儿童与同伴协同完成某一活动,如合作游戏等;(4?)安慰:在他人遭受心理或生理的伤害时,儿童给予安慰;(5?)公德行为:该类行为无明确的行为对象,是有利于集体、社会的良好行为,如关紧龙头、清扫拉圾等。
??2.确定亲社会行为的观察记录维度,编制观察记录表
??在本观察研究中,我们对每一亲社会行为做4?维度的观察记录:(1)行为者的姓名、性别;(2)行为对象的姓名、性别;(3?)亲社会行为的形式或类型与过程:亲社会行为大致包括助人、分享、合作、安慰和公德行为5种类型,?亲社会行为的过程是指行为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观察者通过观察记录亲社会行为的整个过程,研究者则据此确定亲社会行为的类型;(4?)亲社会行为的反馈信息:是指亲社会行为对象在接受该行为后所做出的积极、消极或中性反应。
??3.制定观察细则,培训主试
??研究者制定出详细、科学、可行的观察细则。选用发展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为该研究的观察记录者,依据观察细则进行为期一天的集中培训。
??4.预备观察
??主试对所选取的幼儿园儿童进行为期1?周的预备观察(每一主试观察一个班),以训练主试的观察、记录能力。
??5.正式观察
??预备观察后,立即进入正式观察阶段。正式观察为期2?周(有效观察时间为10天)。每天观察时间是从上午8:00到下午儿童离园时,?观察范围是儿童在园的全部活动中的亲社会行为。
??6.观察者信度
??正式观察结束后,随机抽取2?名主试对该研究的一个幼儿园小班进行一天的观察,获得有共同记录的15件亲社会行为。两位主试的观察一致性为:行为者的性别100%;行为对象的性别100%;亲社会行为类型84.5%;对行为的反应85.7%。
??7.数据统计处理
??采用spss+6.01软件包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性别比较
??3个年龄组男女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具体情况见表1。对男女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次数进行X[2]检验,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X[2]=0.21,df=1,P>.05)。对3个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进行的3×2((年级×性别)列联表X[2]检验表明,男女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在3个年龄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X[2]=?4.41,df=2,P>.05)。
??表1?男女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分布
??性别??年龄组
??小班??中班??大班
??男??97??128??253
??女??82??105??277
??表2?儿童亲社会行为指向对象的分布情况
??年龄组??同伴??教师??无明确对象
??小班??154??12??13
??中班??184??35??14
??大班??498??14??18
??(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指向对象的比较
??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可能指向同伴、教师或无明确行为对象(如拣起地上的废纸)。各年龄组儿童亲社会行为指向对象的分布情况见表2。对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不同指向对象X[2]检验,结果表明,?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指向对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X[2]=1302.08,df?=2,P<.00......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