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教的利弊看法。
答案:6 悬赏:4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29 04:54
- 提问者网友:暗中人
- 2021-04-28 10:43
对佛教的利弊看法。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甚了了
- 2021-04-28 11:42
对佛教的一点认识鄙人学道,学的是天师道,玄门汉嗣至今,可谓正正宗宗地继承着中国传统文化。在之前我接触过佛家的思想,也认识不少佛教人士,如昌臻老法师等,却始终对佛教不感兴趣,恐怕我是没有佛缘的,十六岁学道后,于师长的引导之下,曾比较过佛道的异同,虽然不能对佛家思想深剖细琢,但也因此对佛教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根据师门的规矩,原本对于我们这群人是不应该多谈论佛教的东西,不说它,却并不表示修道之人不尊重别人的宗 教信仰,反之,对于佛教的一些行为,道教还是持认可态度。
原因何在?个人认为,首先道家思想作为中华文化历史上的主流思想之一,继承着炎黄子孙在一些方面的优良传统,与同样是主流文化的儒家有别的是,道家思想更能体现出中国社会的一种包容心态。不管是无为,道德,清净,还是自然,人们可以认为这是道家思想的消极行为,但也可以看作是中华文明坚韧不拔的渊源。历史上汉民族曾多次被外族征服,但汉族却从未消失,而这些外族最终都无一例外与汉族融合并且促使汉族达到一次次新的繁荣。由此既可以说是汉文化的内涵深厚丰富,也可以说是汉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包容性。同样具有强大包容性的道家思想与道教也是如此,对于其它思想和宗 教,我们道教并没有强烈地去排斥,而是敞开胸怀去接受它们,寻求一种共性。许天师接受儒家思想而创明净道,重阳祖师纳佛教文化而兴全真一门。虽然不同的特性不能造成各家共融,但道教却极力追求多方的和谐,追求社会思想的统一。正如吕祖所言,天下的教派只有两个,那就是正与邪。中华儿女能有此博大胸怀来看待事情,方能使一个民族的精神长盛不衰。
此外,佛教文化虽然来自异域,但进入中国后,已经被中国文化全面改造。可以说现在中土的佛教与其它地区的佛教尊得是同样的佛,但表现的内涵却差异很大。比如说佛教原本不忌荤食,但因受儒家斋戒思想而变;佛教原不坐禅,受道教静 坐影响而有作为。这般种种,一个深受中华文明熏陶的异域宗 教,一个千年来融合中国人思想的宗 教显然不能简单地被排除在汉文化以外。国学中关于佛教的书籍很多,大多都出自汉人之手,而反观中土的佛教,它的精髓是更应该属于中国人还是属于印度人呢?
简言之,我个人希望国人不要盲目地将中土的佛教看作异类,多一份包容心,毕竟佛教的存在影响了国人千年,也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带来了正面积极的作用。如果认为它也有好的东西,我想大家应该去珍惜。
愚见如上,并未有宏佛之愿,而祈望有道德行为。所言并不能让大家满意,请各位族人勿要以砖头狠砸在兆的头上啊。。。
根据师门的规矩,原本对于我们这群人是不应该多谈论佛教的东西,不说它,却并不表示修道之人不尊重别人的宗 教信仰,反之,对于佛教的一些行为,道教还是持认可态度。
原因何在?个人认为,首先道家思想作为中华文化历史上的主流思想之一,继承着炎黄子孙在一些方面的优良传统,与同样是主流文化的儒家有别的是,道家思想更能体现出中国社会的一种包容心态。不管是无为,道德,清净,还是自然,人们可以认为这是道家思想的消极行为,但也可以看作是中华文明坚韧不拔的渊源。历史上汉民族曾多次被外族征服,但汉族却从未消失,而这些外族最终都无一例外与汉族融合并且促使汉族达到一次次新的繁荣。由此既可以说是汉文化的内涵深厚丰富,也可以说是汉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包容性。同样具有强大包容性的道家思想与道教也是如此,对于其它思想和宗 教,我们道教并没有强烈地去排斥,而是敞开胸怀去接受它们,寻求一种共性。许天师接受儒家思想而创明净道,重阳祖师纳佛教文化而兴全真一门。虽然不同的特性不能造成各家共融,但道教却极力追求多方的和谐,追求社会思想的统一。正如吕祖所言,天下的教派只有两个,那就是正与邪。中华儿女能有此博大胸怀来看待事情,方能使一个民族的精神长盛不衰。
此外,佛教文化虽然来自异域,但进入中国后,已经被中国文化全面改造。可以说现在中土的佛教与其它地区的佛教尊得是同样的佛,但表现的内涵却差异很大。比如说佛教原本不忌荤食,但因受儒家斋戒思想而变;佛教原不坐禅,受道教静 坐影响而有作为。这般种种,一个深受中华文明熏陶的异域宗 教,一个千年来融合中国人思想的宗 教显然不能简单地被排除在汉文化以外。国学中关于佛教的书籍很多,大多都出自汉人之手,而反观中土的佛教,它的精髓是更应该属于中国人还是属于印度人呢?
简言之,我个人希望国人不要盲目地将中土的佛教看作异类,多一份包容心,毕竟佛教的存在影响了国人千年,也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带来了正面积极的作用。如果认为它也有好的东西,我想大家应该去珍惜。
愚见如上,并未有宏佛之愿,而祈望有道德行为。所言并不能让大家满意,请各位族人勿要以砖头狠砸在兆的头上啊。。。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思契十里
- 2021-04-28 16:48
佛教远离利弊 犹如一把刀 能削水果 也能伤着指头
学的正确有利无弊
学的错误有弊无利
学的正确有利无弊
学的错误有弊无利
- 2楼网友:西风乍起
- 2021-04-28 15:19
佛教无对错,学者妄分别。心正邪法正,心邪正法邪。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 3楼网友:污到你湿
- 2021-04-28 13:41
分别利弊就是大弊
- 4楼网友:舍身薄凉客
- 2021-04-28 13:27
说的简单点
如果佛教确是真理
那大家都出家好了
那大家也不要交媾了
色既是空嘛
那社会早灭亡了
哈哈哈 无欲则刚??
无欲就不是人
不是人当然没有苦与乐~~~
害怕痛苦就用铲除欲望来逃避
施加果然是个懦夫
失败者
可惜当时没有心理医生啊
哈哈哈哈哈
如果佛教确是真理
那大家都出家好了
那大家也不要交媾了
色既是空嘛
那社会早灭亡了
哈哈哈 无欲则刚??
无欲就不是人
不是人当然没有苦与乐~~~
害怕痛苦就用铲除欲望来逃避
施加果然是个懦夫
失败者
可惜当时没有心理医生啊
哈哈哈哈哈
- 5楼网友:野慌
- 2021-04-28 12:32
不谈政治、不谈民族、不谈宗教!!
切记,切记!
切记,切记!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