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阿卡波糖片(拜糖苹)有何副作用(希望医生解答)

答案:5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2 05:29
  • 提问者网友:不要迷恋哥
  • 2021-03-12 01:49
阿卡波糖片(拜糖苹)有何副作用,不要说明书上的那种,希望有高手或专业医生来解答~
据说对肝脏有一定损害,是否是事实,严重程度又如何.
是否还有别的相关副作用,严重程度如何~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不如潦草
  • 2019-06-01 05:39
阿卡波糖主要在肠道降解或以原形方式随粪便排泄,不经过肝肾代谢,长期服用未见积蓄,所以只要不是长期过量服用就不会造成肝肾损伤.但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药物排泄受到障碍,加重肝肾负担,会影响肝肾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阿卡波糖片在使用大剂量时会发生无症状的肝酶升高,对于肝功正常的停药后肝酶值会恢复正常,但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就会加重病情造成损伤.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高血糖对肝肾功能的损害要远远大于降糖药的不良反应。只要能控制好血糖,肝肾就能得到保护。因此,在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服药、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降糖药就可以长期使用。
阿卡波糖片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有胃肠胀气和肠鸣音,偶有腹泻,极少见有腹痛。但只要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就可以减少症状,目前来看就是吃完后爱排气.
再有个别病例可能出现诸如红斑、皮疹和荨麻疹等皮肤过敏反应。最严重程度就是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但这种可能性极其少见.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像个废品
  • 2020-06-27 10:42
阿卡波糖的药理作用:抑制小肠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食物的多糖分解,使糖的吸收相应减缓,从而减少餐后高血糖,配合饮食治疗糖尿病。在niddm中可与其他口服药合用,对iddm病人也可与胰岛素联合应用,以有效控制糖尿病。
注意事项:因糖类在小肠内分解及吸收障碍而在肠停留时间延长,肠道细菌酵解产气增多,可引起腹胀、腹痛、腹泻等,个别亦可出现低血糖反应。①从小剂量始服用以减少胃肠不适症状。②必须吃饭时服药,否则没有作用。③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以及孕妇和哺乳妇女避免使用。④若与其他降糖药合用出现低血糖时,应将其他降糖药减量。若出现严重低血糖时,应直接补充葡萄糖。⑤应避免与抗酸药或消化酶制剂同时服用。
类别:胰岛素及其他影响血糖药
作用与用途:阿卡波糖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在肠道内竞争性抑制葡萄糖甙水解酶。降低多糖及蔗糖分解成葡萄糖,使糖的吸收相应减缓,因此可具有使饭后血糖降低的作用。一般单用,或与其它口服降血糖药,或胰岛素合用。配合餐饮,治疗胰岛素依赖型或非依赖型糖尿病。
副作用:阿卡波糖因糖类在小肠内分解及吸收缓慢,停留时间延长,经肠道细菌的酵解而产气增多,因此可引起腹胀、腹痛及腹泻等。
  • 2楼网友:duile
  • 2019-07-08 23:22
情况是这个样子的,我不确定啊,我是苏州大学的学生,我看了它的化学成分,并没有发现在单独服用情况下,对肝脏损害的化学成分,仅仅是要2次经过肾,为一的可能是它需要2次经过肝脏解毒(因为过肾也是要解毒).如果你经常吃蔬菜,即使补充营养,饮食又有规律的话,我觉得基本上我可以保证它对肝脏的副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 3楼网友:猎心人
  • 2020-01-30 11:30
外国药说明书写的很详细的 糖尿病关键是把血糖控制好
  • 4楼网友:不想翻身的咸鱼
  • 2020-07-24 03:58
用法用量 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剂量因人而异。一般推荐剂量为:起始剂量为每次50mg,每日3次。以后逐渐增加至每次0.1g,每日3次。个别情况下,可增至每次0.2g,每日3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常有胃肠胀气和肠鸣音,偶有腹泻,极少见有腹痛。如果不控制饮食,则胃肠道副作用可能加重。如果控制饮食后仍有严重不适的症状,应咨询医生以便暂时或长期减小剂量。个别病例可能出现诸如红斑、皮疹和荨麻疹等皮肤过敏反应。 胃肠道反应肯定是有的. 另外,拜糖平的量大了出现胃肠道反应可减些再试试. 不良反应 时常出现胀气,肠鸣响,偶尔有腹泻和腹痛。如不遵照医生规定的糖尿病饮食进餐,那么肠道副作用可能加重。如果尽管遵守饮食规定,仍有严重不适时,必须请医生诊断并且暂时或长期减少剂量。 相互作用:在用拜唐苹期间,由于增加了碳水化合物在结肠中的发酵,使蔗糖及含有蔗糖的食物容易引起腹部不适,甚至腹泻。拜唐苹具有抗高血糖的作用,但它本身不引起低血糖。拜唐苹与磺酰脲类药物或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合用时,如果血糖浓度降到低血糖范围,则应适当减少磺酰脲,二甲双胍或胰岛素的剂量。如果发生急性低血糖,应考虑到拜唐苹抑制蔗糖的分解,为此蔗糖不适于迅速缓解低血糖症状,而应该使用葡萄糖。应避免与抗酸药、消胆胺、肠道吸附剂和消化酶制品同时服用,因为它们有可能降低阿卡波糖的作用。 注意事项 建议:服用拜唐苹期间严格控制糖尿病饮食是十分重要的。未经医生同意不要中断正常的服药,否则会引起血糖升高。同时接受胰岛素或其它糖尿病治疗的病人,如果因为拜唐苹减少了体内胰岛素需求量而产生低血糖,则必须服葡萄糖而不是蔗糖(家庭中用的普通食糖)来调节。用拜唐苹治疗的情况应记录在病人的糖尿病登记卡上。 UKPDS研究发表时,作者对结果的分析是: 1. UKPDS的事先试验设计并不包括拜唐苹干预亚组,因此拜唐苹干预的结果仅能够回答拜唐苹干预糖代谢指标是否有效这一命题,而不能进一步回答拜唐苹是否影响糖尿病干预终点等结果(这需要独立的设计,对试验样本量等进行分析计算)。 2. 拜唐苹亚组研究的样本量还不足以进行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分析。UKPDS中有3309例患者进入拜唐苹亚组研究,而最终纳入研究的仅有1946例。这样的样本量本身受到UKPDS研究原先设计的限制,而且也受到患者本人意愿、身体情况(威胁生命的疾病、妊娠、胃肠道疾病、使用类固醇药物等)的限制。 3. 由于UKPDS研究中患者已经接受大量的药物治疗(包括此前的降糖治疗、降压治疗,甚至治疗关节病变的药物),因此进一步要求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干预一年后,拜唐苹治疗组仅有49%的患者继续参加研究,到第三年试验结束,更仅有39%的患者在组。所有提前退出的患者也必须纳入意向治疗分析,势必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此外,荟萃分析报告中提到UKPDS时是这样描述的:不能获得有关患者导向的临床终点,如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这表明,荟萃分析的作者是将UKPDS的结果,从相对危险(RR)简单换算为比值比(OR)而进行评价的。这样基于不同观察指标的比较势必对结果的评价产生影响。 总之,本荟萃分析是一项很好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拜唐苹在代谢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由于主要研究目的并非针对糖尿病终点事件,因此在心血管终点事件的某些方面得到阴性结果。设计良好的临床研究可能获得阳性或阴性结果,但如果据此作为结论,则应当在一开始就以心血管指标作为研究主要目标,并且排除或调整其它可能干扰因素,在研究设计、样本量、随访时间、统计方法等方面力求科学、恰当。该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需要足够长的时间、足够大的样本量和非常好的试验设计,才能评估心血管终点事件。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