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死后要在手里抓麸子,还有打狗饼子?
答案:4 悬赏:3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4-01 19:00
- 提问者网友:沉默的哀伤
- 2021-03-31 22:57
为什么人死后要在手里抓麸子,还有打狗饼子?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纵马山川剑自提
- 2021-03-31 23:36
不是打狗饼子。是打狗饽饽。在萧红的呼兰河传中讲到。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玩家
- 2021-04-01 00:35
丧葬,在古六礼中属于凶礼,也是人生礼仪最后一件大事。人们总希望亡故的亲属到阴间能得到安宁,所以特别重视治丧,在力图悼慰亡灵的同时,也竭力标榜自己的孝道,由此引发治丧的规模越来越大,花费越来越高,礼俗也越加复杂,实际上违背了“厚养薄葬”的古训。
备 丧
备 丧
- 2楼网友:枭雄戏美人
- 2021-04-01 00:28
过去,老人年满六十,可以以称为享寿。所以,老人年过五十以后,做子女的开始为老人备丧。所谓备丧,就是给老人准备送老的衣物、棺木等。旧社会,民间农家生活困难,送老的衣物棺木等不可能一次性备全,因为没有这种经济实力,而是陆续办置。衣物只是备料,不必预先制作。棺木可以提前打就,架在空闲屋里,通常称做寿材。寿材由底、帮、天三部分组成,其用材和规格,视丧主的经济条件而定。上等材选用柏木或楸木,—般用松,次者用柳。用材不同,规格也就有了差异。就其厚度而言,有“四五六”的,即天六寸、帮五寸、底四寸;有“三二二五”的,即天二寸、帮二寸五、底—二寸;有“净二五”的,即天二寸五、帮二寸、底和回头各一寸;有“荒二五”的,即天、帮各按二寸五、二寸下锯破板,荒板推净不足二寸五或二寸者,故称“荒二五”。达不到上述标准者,则将材就料打成,规格小一,统称薄皮棺材。而寿衣只有年过七十者才可预做,因年过七十而亡者,俗称“喜丧”。七十岁以下者,寿衣都是临时赶做,做时,不能啼哭流泪,否则泪水滴在寿衣上,死者穿上想念儿女,心情会不安的。缝线一端也不能捻疙瘩,免得死者到阴间疙疙瘩瘩,不顺利。寿衣的件数忌双喜单,多为五件上衣,三条裤子,因到阴间,以棉衣为主
沐浴更衣 当病人生命垂危之际,首先要为病人沐浴更衣.临终前的沐浴吏衣,实际上是为病人作最后一次整齐。沐浴更衣一般足给垂危之人洗脸、理发、洗手、洗脚、擦拭身体、修剪指甲、梳头,然后穿送老的衣裳。病人突然咽气,俗称“光着身子走了”,死者亲属会抱憾终生的。
移床 荣成习俗忌讳病人死在生前的炕上。因此,沐浴更衣后,将其移至正屋明间,或客屋、倒房临时搭就的灵床上。搭灵床有规矩,不能随心所欲。死者年龄大、子孙满堂,灵床可高些,用两条长凳平行排列,架门板其上;年轻无子,灵床必须矮停,以土坯将门板垫起即可。灵床上铺送老褥子,摆送老枕头,然后长子抱头,次子抱脚,其他人两侧帮扶,将病人抬上灵床。头的位置,如按正房可头东脚西;按地脉走向,可头高脚低。移到灵床后,亲属日夜守候,时刻不得离开,使其度过弥留时刻,谓之“送终”,对病人则谓“挺丧”。病人临咽气时,守在身边的子女和亲属要含悲大声呼喊:“爹(妈)别走哇,别扔下我们不管!”直到咽气,谓之“叫魂”。
沐浴更衣 当病人生命垂危之际,首先要为病人沐浴更衣.临终前的沐浴吏衣,实际上是为病人作最后一次整齐。沐浴更衣一般足给垂危之人洗脸、理发、洗手、洗脚、擦拭身体、修剪指甲、梳头,然后穿送老的衣裳。病人突然咽气,俗称“光着身子走了”,死者亲属会抱憾终生的。
移床 荣成习俗忌讳病人死在生前的炕上。因此,沐浴更衣后,将其移至正屋明间,或客屋、倒房临时搭就的灵床上。搭灵床有规矩,不能随心所欲。死者年龄大、子孙满堂,灵床可高些,用两条长凳平行排列,架门板其上;年轻无子,灵床必须矮停,以土坯将门板垫起即可。灵床上铺送老褥子,摆送老枕头,然后长子抱头,次子抱脚,其他人两侧帮扶,将病人抬上灵床。头的位置,如按正房可头东脚西;按地脉走向,可头高脚低。移到灵床后,亲属日夜守候,时刻不得离开,使其度过弥留时刻,谓之“送终”,对病人则谓“挺丧”。病人临咽气时,守在身边的子女和亲属要含悲大声呼喊:“爹(妈)别走哇,别扔下我们不管!”直到咽气,谓之“叫魂”。
- 3楼网友:思契十里
- 2021-03-31 23:55
当地说的“收殓”专指入殓(收敛一词平常不说)。之后,就把木棺抬来。抬的时候,棺材盖子不能扣上。棺材,当地叫“板”,也叫“材”、“寿器”。也有叫“棺”的时候,但叫的时候极少,只有起灵的时候才叫“打棺”。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分别用“十头大板”、“十二头大板”、“十四头板”,用砂漆(生漆里加沙子)油漆若干遍,贫穷人家用“十八头板”或“薄材”。这里的“头”即做棺材用的木料的数量,头数越少,棺材越厚。当然,买不起棺材的只能用门板子、箔障子、草席等。将棺材放在堂屋的北侧,但不能冲着“二檩”即檐檩的上一根。棺材的大头在西,底垫三个墼,小头底垫两个墼。然后“铺材”,这要找“明白人”。事先准备好7张大烧纸,剪成“孔方兄”模样。同时准备四对栗子、枣,准备“打狗饼子”和“小长钱”(用烧纸撕成,扯扯拉拉,一端糊在莛竿上。因比竖在大门外的“长钱”小,故称“小长钱”)。由死者女儿(无女儿,儿子代)一边称呼着死者,说“我给你铺炕”,一边将大烧纸按先在外面(北面)铺四张,再在里面铺三张,把栗子和枣放在棺材的四角。将新做的枕头(用白布叠,用线拱起四角,填麦麸。使之扁平,以防看着脚。传说看着脚,后人世代受穷)放在棺材的大头上。“铺炕”完成以后,将头布子铺到遗体下面,儿女按原先摆头布子的位置,长子搬头,长女搬脚,其他子女提着头布子,一边走,一边齐声哀告:“爷(或其他称呼)啊,您候害怕!”这里的“候”是“不要”和“别”的意思,怎么演化来的不清楚。遗体头在棺材的大头,脚在小头,仰卧在里面,遗容仍然用纸盖着。将“打狗饼子”放在死者的手里,小长钱放在胸前。收拾停当将棺材盖子(称为“材天”)盖上,但要留空隙。还要把秫秫粒子、麦麸等撒在“材天”上,将五种颜色的小布条(一种颜色一条)也放在棺材上。棺材前摆一矮腿桌子(一般是用饭桌子),上面摆放肴馔、香炉、筷子、酒杯、“大福饽饽”等,还点上一盏灯(“照尸灯”),灯和香常点不熄灭并把买来的冥器灯、罐、五谷囤(用布缝制,内装五种粮食,上插一纸伞)、撼钱树(树枝子上挂纸做的铜钱、元宝等,与春节插的摇钱树有些近似,只不过摇钱树上挂的是真钱)也放在桌子上。桌前放一个“劳盆”(土陶新盆,不能用旧的。据说劳盆是死者在阴曹地府里用的锅,如果是用过的旧盆,那是给他老的买了口破锅),屋地铺干草(谷秸),孝子们日夜守候,名曰“陪灵”。一日三次烧纸哭灵,来吊唁者烧纸迎哭。所有烧纸全部放到劳盆内焚烧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