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经书,越看我越迷糊了。
答案:6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26 07:10
- 提问者网友:遮云壑
- 2021-03-25 11:56
最近在看经书,越看我越迷糊了。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毛毛
- 2021-03-25 12:16
初学佛法 当然接触的太深就不大明白了 金刚般若别说你我这样的凡夫 就是一些终身修行的老居士也未必能入的进去啊
建议您不妨先看看《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或者《印光大师文钞》之类的 先打好学佛的基础 生起正信 循序渐进 将来有机缘再学习般若部的经典
建议您不妨先看看《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或者《印光大师文钞》之类的 先打好学佛的基础 生起正信 循序渐进 将来有机缘再学习般若部的经典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何以畏孤独
- 2021-03-25 17:42
【弗5:17】 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参考资料:摘自《圣经》
- 2楼网友:痴妹与他
- 2021-03-25 16:16
初学佛法,金刚经 ,圆觉经,僧伽吒,这三部经是佛学的最高境界。你初学佛,应该走一个,无到有,从有到空的过程,一开始学佛,还不知道佛教是怎么一回事,就知道一切法是梦幻泡影,这怎么行呢,应该讲起码是5年甚至10年之后,要学的,是佛教中的大本课程,你的次序有误,所以你不可能能有较深刻的理解!
- 3楼网友:北方的南先生
- 2021-03-25 14:44
《传道书》 3:1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
《传道书》 3:21 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入地呢。
《马太福音》 6:27 你们那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
《传道书》 3:21 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入地呢。
《马太福音》 6:27 你们那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
参考资料:《圣经》
- 4楼网友:北城痞子
- 2021-03-25 13:10
圆觉经
典籍知识——圆觉经
一卷。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又作《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是唐、宋、明以来教(贤首、天台)、禅各宗盛行讲习的经典。
此经译者的生平事迹不详。据《开元释教录》卷九说(大正55·565a)∶‘沙门佛陀多罗,唐云觉救,北印度罽宾人也,于东都白马寺译《圆觉了义经》一部。此经近出,不委何年;(中略)但真诠不谬,岂假具知年月耶?’《续古今译经图纪》、《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二也同此记载,认为此经译出的年月有疑问。又宗密《圆觉经大疏》卷上之二说(卍续14·238下)∶
‘北都藏海寺道诠法师《疏》又云∶羯湿弥罗三藏法师佛陀多罗,长寿二年(693)龙集癸巳,持于梵本方至神都,于白马寺翻译,四月八日毕。其度语、笔受、证义诸德,具如别录。不知此说本约何文?素承此人学广道高,不合孟浪。(中略)然入藏诸经,或失译主,或无年代者亦多,古来诸德皆但以所诠义宗定其真伪矣。’
同《疏钞》卷四之上又说(卍续14·563下)∶‘言龙集者,有释云高宗大帝,(中略)此说恐谬∶(中略)长寿年是则天之代,然今亦未委其指的也,待更寻检。疏具如别录者,复不知是何图录,悉待寻勘。’可见古德对此经的翻译记载多有所疑,但都相信其真诠不谬,而并致其笃信之忱。
此经的内容,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全经一般分作序、正、流通三分。
初,序分,叙述佛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诸佛众生清净寂灭平等圆满不二所现净土,有文殊师利等十二大菩萨为上首的十万大菩萨众,皆入此三昧,住于如来平等法会。
次,正宗分,叙佛因文殊师利等十二大菩萨次第请问,而依次宣说圆觉的义理和观行,即分十二章,每章先以长行问答说法,后以偈颂重宣其义。其中∶
(1)文殊章∶是一经的宗趣所在。宣说有大陀罗尼——圆觉法门,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盘及波罗蜜。显示佛菩萨的因行果相都不外乎修证本有的圆觉道理。以下各章即说其观行。
(2)普贤章∶说示圆觉境界的修行方便,远离一切幻妄境界,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3)普眼章∶说示修习圆觉,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奢摩他行,坚持净戒,宴坐静观身心幻垢、人法二空,乃至幻灭垢尽,一切清净,觉性平等不动。
(4)金刚藏章∶说示圆觉本性平等不坏,众生有思惟心不能测度如来境界,故应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5)弥勒章∶说示爱欲为轮回根本,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事理二障而现深浅。应发大愿,求善知识,渐断诸障,证大圆觉。
(6)清净慧章∶说示圆觉自性本无取证,但于除灭一切幻化修证位中,有凡夫随顺觉性、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如来随顺觉性诸位差别。
(7)威德自在章∶说示修行的方便,依着众生的根性而有三种差别∶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此三法门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8)辩音章∶说示单修奢摩他或三摩钵提或禅那一法,乃至或先或后齐修二法乃至三法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的修行方法。
(9)净诸业障章∶说示觉性本净,但由众生从无始以来,妄执有我、人、众生、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妄生嗔爱,生妄业道,不能入于清净觉海。
(10)普觉章∶说示欲求圆觉,应除作、任、止、灭四种病相,以及去除诸病,求证圆觉之道。
(11)圆觉章∶说示修行大圆觉者,长期、中期、下期三种安居的方法,以及修习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观等方便。
(12)贤善首章∶说示此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等五名,并信闻受持此经的功德利益等。此章通行本中只有长行问答说法,未有偈颂重宣其义,比起以前十一章来文体似欠完整。
近世日本·松本文三郎氏偶获古来本《圆觉经》下卷一帖,见此〈贤善首章〉佛说至‘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句下,有‘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贤善首当知,(中略)护是宣持者,无令生退屈’一一三字,这实是此经已脱佚的文字可知(见日本《续藏经》第二编乙第二十三套第四册〈圆觉经佚文〉)。由于现存最古的此经注疏唐·宗密《大疏》、《略疏》中均皆缺此文句看来,可知这一段文字是在西元九世纪初宗密撰疏以前即已脱落了的。
又最后〈贤善首章〉一般即为此经的流通分,或又以此章后段从(大正17·922a)‘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起至经末止,叙述诸金刚、天王、鬼王等众护佑持是经人等为流通分。
此经在经录中被列于大乘修多罗藏,后世更收入华严部。这是由于此经所说(大正17·913b)‘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盘及波罗蜜’、(大正17·913c)‘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文殊章〉),又说(大正17·914a)‘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普贤章〉),(大正17·921c)‘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贤善首章〉),这都合乎华严宗圆摄一切诸法、直显本来成佛的圆教旨趣。因此唐·宗密禅师认为此经‘分同华严圆教’,后世学人都列之于华严部类。又此经在禅门中也传习甚广,即因此经显示的修行方便,处处与禅法相合。经中所说(大正17·914a)∶‘远离一切幻化虚妄,(中略)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中略)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普贤章〉),(大正17·915c)‘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金刚藏章〉)、(大正17·917a)‘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大正17·917a)‘修多罗教如标月指,(中略)了知所标,毕竟非月’(〈清净慧章〉),以及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种禅法及二十五种清净定轮,乃至远离作、止、任、灭四种禅病(七至十一章),这些教旨都适用于禅门修学,因而此经在丛林中盛行流传。经中最后并称(大正17·921c)‘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后世学人也即称此经为大乘顿教。
至于此经在教禅之间的盛行弘传,实倡始于唐·圭峰宗密禅师(780~841),即宗密上承贤首(法藏)、清凉(澄观)的华严教系,又承荷泽(神会)、荆南(惟忠)遂州(道圆)的南宗禅系,对于此经极为欣契,自称(卍续14·217上)‘禅遇南宗,教逢斯典,一言之下心地开通,一轴之中义天朗耀’(《圆觉经大疏》序),而殷殷致力于此经的弘阐。所著有《圆觉经大疏》十二卷、《大疏钞》二十六卷、《略疏》四卷、《略疏钞》十二卷、《大疏科》三卷、《道场证义》十八卷,精详地显发了此经的义蕴。此外,他还著有《圆觉经礼忏略本》四卷、《圆觉经道场六时礼》一卷等(见《义天录》〈海东有本见行录〉)。宗密在《圆觉经大疏钞》卷一之下中自称(卍续14· 445上)∶
‘此经具法性、法相、破相三宗经论,南北顿渐两宗禅门,又分同华严圆教,具足悟修门户,(中略)宗密遂研精覃思,竟无疲厌;后因攻华严大部,清凉广疏,穷本究末,又遍阅藏经,凡所听习咨询讨论披读,一一对详圆觉,以求旨趣;(中略)率愚为《疏》,至(长庆)三年(823)夏终,方遂终毕。’
于此显示宗密着《疏》的内容和他教禅兼弘的宗旨。因此在华严和禅宗盛行的当时,由于宗密的弘扬,致使此经广行流传。而宗密的疏钞即为后世学人依凭的要籍。
在宗密以前,此经的着疏已有四家,即唐京报国寺惟悫《疏》一卷、先天寺悟实《疏》二卷、荐福寺坚志《疏》四卷、北都藏海寺道诠《疏》三卷。宗密当时皆反覆研味,认为(卍续14·239上)‘各有其长,悫邈经文,简而可览;实述理性,显而有宗;诠多专于佗词,志可利于群俗。’(《圆觉经大疏》卷上之二)此外宗密又闻江淮间也另有疏流行,但未亲见(同《疏钞》卷四之上)。自宗密疏出,文义精朗,以上各疏即均晦佚无传(见清远《圆觉经略疏钞随文要解》)。
宗密以后,至十一世纪间,贤首宗学者杭州慧因寺净源,曾据宗密的《道场修证仪》删订为《圆觉经略本道场修证仪》一卷,用以便于修习。十二世纪间,毗陵华严寺观复撰有《圆觉经钞辩疑误》二卷,以勘定当时《疏钞》刊行本的错误。随后有西蜀龙翔寺复庵道辉撰《圆觉经类解》八卷,经镜庵行霆加以修订行世。至宋孝宗则以禅学思想撰《御注圆觉经》二卷。毗陵华严寺清远撰《圆觉经疏钞随文要解》十二卷。又当时教禅一致的风气流行,于时有龙江章江禅院如山撰《圆觉经略疏序注》一卷。此外尚有德素撰《玄议》二卷、法圆撰《经解》二卷、道璘撰《地位章》一卷、《三观扶宗息非》一卷等(均见《义天录》)。
又天台宗徒有秀州竹庵可观撰《圆觉手鉴》一卷、澄觉神焕撰《疏》二卷、景德寺居式撰《疏》四卷、慈室妙云撰《直解》三卷、柏庭善月撰《略解》一卷(见《佛祖统纪》卷十四至卷十八)。十三世纪间,苕水古云元粹依天台教观,参考神焕、居式、可观、慈室诸《疏》,并据宗密《疏钞》撰《集注》二卷,其中保存了已经散佚的天台诸家的注解。潼川居简序此书云(卍续16·1下)∶
‘圭峰发明此经,造疏数万言,(中略)由唐至今,广略并行,西南学徒,家有其书,于戏盛哉。江淮荆蛮稍若不竞,天台再造于五季乱离之际,鼓行吴越间,作者辈出,巉然见头角,由是二家之言,肝胆楚越,咫尺云壤。’
于此可见台、贤两宗学人并重此经而见解各别。稍后又有台州崇善教寺智聪撰《心镜》六卷、居士周琪撰《夹颂集解讲义》十二卷,这都是阐述教禅一致的理解之作。
至十七世纪以来,有武林陆通律寺寂正撰《要解》二卷、憨山德清撰《直解》二卷、二楞庵通润撰《近释》六卷、居士焦竑撰《精解译林》二卷(现存上卷)、禅宗罗峰弘丽撰《句释正白》六卷、贤首宗徒通润撰《折义疏》六卷、净挺撰《圆觉连珠》一卷等。这是由于宋、明以来佛教界形成禅教融会的风气,而此经乃契其机,因而讲述颇盛。
此经从唐以来,在朝鲜半岛甚为流行,据《义天录》〈有本见行录〉,可知当时(1090)尚传存有坚志《疏》,以及宗密、净源、大轲、德素、法圆、善聪、仲希、道璘等疏着,其中以宗密的《疏钞》流传最广。同时此经在日本禅教间也盛行传持,著名的注疏有凤潭的《集注日本决》五卷、普寂的《义疏》二卷、大内青峦的《讲义》一卷、汤次了荣的《研究》一卷等。(高观如)
◎附∶太虚〈圆觉经经义提示〉(摘录自《圆觉经略释》)
甲、〔托本在佛〕 托本如云根据点、出发点之意。此经以佛果之境界,为经义之根据;虽所谈者周摄于万法,而根据则在于佛果。何以见之?如〈文殊章〉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名为圆觉。’此圆觉为无上法王所有,故知全经托本,惟在佛果。又如〈普贤章〉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普眼章〉云∶‘欲求如来净圆觉心。’〈金刚藏章〉云∶‘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弥勒章〉云∶‘愿我今者住佛圆觉。’〈圆觉章〉云∶‘信佛秘密大圆觉心。’〈贤善首章〉云∶‘是经惟显如来境界’等,在在可见。他经立说,或依于心,或依众生,五阴、六尘,乃至或依般若。此经则依于佛地心境,此为第一重应知之义。
乙、〔被机在顿〕 佛说法皆对机,此经为何等机耶?乃被顿机。大略顿机有二∶一者,对渐为顿,谓渐机修学小乘,然后回向大乘,顿机则直入大乘。二者,顿时成佛为顿,谓利根人,不但不从小向大,乃至菩萨因地亦不须经过,只一闻佛乘,即能超凡入如来地;此种直超佛果,乃大乘中之顿机。本经所被,重在后者。何以见之?如〈文殊章〉云∶‘知是空花,即无轮转。’〈普贤章〉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清净慧章〉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贤善首章〉云∶‘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又如经言∶‘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则知本经正被在顿,旁亦摄渐。彼闻经而先获理解,渐事行修者,固无所碍;但不若顿入顿超者之受益,乃为此经正被之机耳。
丙、〔注重在行〕 佛学有境、有行、有果。境者,知识之对象;行者,实地之修习;果者,功效之确证。三者虽有偏重,决无偏废;非如世间讲学,只求知解,不求效果。故佛经有注重在境而多分说境者;有注重在行若果,而多分说行说果者;亦有平均说之者。此经则特重于行,虽说境而明境在行,虽说果而明行之果。如文殊请问如来本起因地法行,其所对境,乃起行之因地可见。〈普贤〉、〈普眼〉二章,全明修行。他如说行位、行法、行过患、行方便等,皆可见注重在行。此从正面而言。又从反面亦可见此经不重知解∶如〈金刚藏章〉云∶‘犹如空花,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净诸业障章〉云∶‘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等。尤有进者,经名圆觉,而十二菩萨中有圆觉菩萨,此菩萨所问,乃为入手方便,从中可见此经不特注重在行,尤特别注重入手方便之行。
金刚经
一、佛教经典——《金刚经》
(一)简介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又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指最为坚硬的金属,喻指勇猛的突破各种关卡,让自己能够顺利的修行证道;般若为梵语妙智慧一词的音译;波罗意为完成(旧译:到达彼岸);蜜意为无极。全名是指按照此经修持能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而完成智慧(到达苦海彼岸),也就是所有十方法界的众生,如果想要修行成就佛菩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都要经过金刚经的真修实证,开悟而后成就。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般若”是梵文音译,意为“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绝对完全的大智慧”。“金刚”,喻指般若如金刚一样锋利无比,能破除世间一切烦恼与偏见。“波罗蜜”,意指超越生死而度达解脱的彼岸。经题的意义,指以金刚一样无坚不摧的大智慧,破除一切烦恼执著,超越生死而达到永恒安乐的归宿。
《金刚经》全文没有出现一个“空”字,但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经文开始,由号称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发问:当众生立定志向要达到无上圆满的佛陀觉智时,应该将发心的目标定在哪里?如果在实践过程中心不能安住,应该如何降伏?即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如何在走向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对各种错误认识和患得患失心理进行克服?《金刚经》就是围绕佛陀对此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
(二)主要内容
1、全经纲领:
发度尽一切众生之大心。在梵文中,佛陀是觉悟者的意思。小乘以自觉为终极,而大乘的菩萨不仅要自觉,更要“觉他”,故其终极目标定位在和一切众生成就佛果的广大境界。根据佛教的哲学基础缘起论,凡因条件关系而形成的事物,都不存在绝对不变的实体(自性)。因此,要以空观的智慧,破除在“我”、“众生”、“佛”之间的人为分别。故要尽己所能广度众生,但不要执著于“我”在帮助众生中具有多大的功德。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业。
2、观照实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是世界的真实,事物的本来面目。人在认识中念念不离对象,却以为心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实际,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以般若观照实相,即对此名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如实态度。故《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法相,甚至连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对实相的近似表达,皆非实相本身。《金刚经》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堪称一经之精髓。
3、实践宗要: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上所述,唯有不住相、不偏执,才能把握实相。所以,在实践中应以空灵自在的心态应对一切法。《金刚经》中以布施为例,讨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伏其心”。布施有三要件(三轮):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财物。一般人心中存在这三种人为的分别,施一钱物,即作一钱物功德想,于是施恩图报,算计冥冥中所积累的功德。但实际上,应以“三轮”体空的精神去布施。禅宗六祖惠能的得道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本来无一物”,就是《金刚经》离相无住、性空无所得的道理。
4、中道方法:
性空与幻有的辩证统一。“空”,是破除一切名相执著所呈现的真实,并非人们所误解的虚无。般若思想不外说明“性空幻有”,也就是正确处理出世的真理与世间的真理的方法。“性空”,是说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故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幻有”,是凭借条件关系而暂时存在的现象,故在空的基础上随缘生起一切法,这就是俗谛。如何把握真俗二谛的关系,《金刚经》是这样说的:“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说的般若等佛法,是出于广度众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层面的权且施设,并非实相般若本身,众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门,到彻底觉悟佛法时,则一切名相皆可舍弃。
《金刚经》说的是彻底解放心灵奴役的大智慧,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由于该经文字艰涩、思想深奥,一般人很难全面透彻地理解其本来含义和价值指向。因此,历史上佛教各派祖师多为此作注讲解,流传最为普及的就是禅宗惠能的《六祖坛经》。
典籍知识——圆觉经
一卷。唐·罽宾沙门佛陀多罗译。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又作《大方广圆觉经》、《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圆觉了义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册。是唐、宋、明以来教(贤首、天台)、禅各宗盛行讲习的经典。
此经译者的生平事迹不详。据《开元释教录》卷九说(大正55·565a)∶‘沙门佛陀多罗,唐云觉救,北印度罽宾人也,于东都白马寺译《圆觉了义经》一部。此经近出,不委何年;(中略)但真诠不谬,岂假具知年月耶?’《续古今译经图纪》、《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二也同此记载,认为此经译出的年月有疑问。又宗密《圆觉经大疏》卷上之二说(卍续14·238下)∶
‘北都藏海寺道诠法师《疏》又云∶羯湿弥罗三藏法师佛陀多罗,长寿二年(693)龙集癸巳,持于梵本方至神都,于白马寺翻译,四月八日毕。其度语、笔受、证义诸德,具如别录。不知此说本约何文?素承此人学广道高,不合孟浪。(中略)然入藏诸经,或失译主,或无年代者亦多,古来诸德皆但以所诠义宗定其真伪矣。’
同《疏钞》卷四之上又说(卍续14·563下)∶‘言龙集者,有释云高宗大帝,(中略)此说恐谬∶(中略)长寿年是则天之代,然今亦未委其指的也,待更寻检。疏具如别录者,复不知是何图录,悉待寻勘。’可见古德对此经的翻译记载多有所疑,但都相信其真诠不谬,而并致其笃信之忱。
此经的内容,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全经一般分作序、正、流通三分。
初,序分,叙述佛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诸佛众生清净寂灭平等圆满不二所现净土,有文殊师利等十二大菩萨为上首的十万大菩萨众,皆入此三昧,住于如来平等法会。
次,正宗分,叙佛因文殊师利等十二大菩萨次第请问,而依次宣说圆觉的义理和观行,即分十二章,每章先以长行问答说法,后以偈颂重宣其义。其中∶
(1)文殊章∶是一经的宗趣所在。宣说有大陀罗尼——圆觉法门,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盘及波罗蜜。显示佛菩萨的因行果相都不外乎修证本有的圆觉道理。以下各章即说其观行。
(2)普贤章∶说示圆觉境界的修行方便,远离一切幻妄境界,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3)普眼章∶说示修习圆觉,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奢摩他行,坚持净戒,宴坐静观身心幻垢、人法二空,乃至幻灭垢尽,一切清净,觉性平等不动。
(4)金刚藏章∶说示圆觉本性平等不坏,众生有思惟心不能测度如来境界,故应先断无始轮回根本。
(5)弥勒章∶说示爱欲为轮回根本,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事理二障而现深浅。应发大愿,求善知识,渐断诸障,证大圆觉。
(6)清净慧章∶说示圆觉自性本无取证,但于除灭一切幻化修证位中,有凡夫随顺觉性、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如来随顺觉性诸位差别。
(7)威德自在章∶说示修行的方便,依着众生的根性而有三种差别∶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此三法门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8)辩音章∶说示单修奢摩他或三摩钵提或禅那一法,乃至或先或后齐修二法乃至三法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的修行方法。
(9)净诸业障章∶说示觉性本净,但由众生从无始以来,妄执有我、人、众生、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妄生嗔爱,生妄业道,不能入于清净觉海。
(10)普觉章∶说示欲求圆觉,应除作、任、止、灭四种病相,以及去除诸病,求证圆觉之道。
(11)圆觉章∶说示修行大圆觉者,长期、中期、下期三种安居的方法,以及修习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观等方便。
(12)贤善首章∶说示此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亦名《修多罗了义》等五名,并信闻受持此经的功德利益等。此章通行本中只有长行问答说法,未有偈颂重宣其义,比起以前十一章来文体似欠完整。
近世日本·松本文三郎氏偶获古来本《圆觉经》下卷一帖,见此〈贤善首章〉佛说至‘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句下,有‘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贤善首当知,(中略)护是宣持者,无令生退屈’一一三字,这实是此经已脱佚的文字可知(见日本《续藏经》第二编乙第二十三套第四册〈圆觉经佚文〉)。由于现存最古的此经注疏唐·宗密《大疏》、《略疏》中均皆缺此文句看来,可知这一段文字是在西元九世纪初宗密撰疏以前即已脱落了的。
又最后〈贤善首章〉一般即为此经的流通分,或又以此章后段从(大正17·922a)‘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起至经末止,叙述诸金刚、天王、鬼王等众护佑持是经人等为流通分。
此经在经录中被列于大乘修多罗藏,后世更收入华严部。这是由于此经所说(大正17·913b)‘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盘及波罗蜜’、(大正17·913c)‘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文殊章〉),又说(大正17·914a)‘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普贤章〉),(大正17·921c)‘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贤善首章〉),这都合乎华严宗圆摄一切诸法、直显本来成佛的圆教旨趣。因此唐·宗密禅师认为此经‘分同华严圆教’,后世学人都列之于华严部类。又此经在禅门中也传习甚广,即因此经显示的修行方便,处处与禅法相合。经中所说(大正17·914a)∶‘远离一切幻化虚妄,(中略)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中略)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普贤章〉),(大正17·915c)‘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金刚藏章〉)、(大正17·917a)‘无取无证,于实相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大正17·917a)‘修多罗教如标月指,(中略)了知所标,毕竟非月’(〈清净慧章〉),以及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种禅法及二十五种清净定轮,乃至远离作、止、任、灭四种禅病(七至十一章),这些教旨都适用于禅门修学,因而此经在丛林中盛行流传。经中最后并称(大正17·921c)‘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后世学人也即称此经为大乘顿教。
至于此经在教禅之间的盛行弘传,实倡始于唐·圭峰宗密禅师(780~841),即宗密上承贤首(法藏)、清凉(澄观)的华严教系,又承荷泽(神会)、荆南(惟忠)遂州(道圆)的南宗禅系,对于此经极为欣契,自称(卍续14·217上)‘禅遇南宗,教逢斯典,一言之下心地开通,一轴之中义天朗耀’(《圆觉经大疏》序),而殷殷致力于此经的弘阐。所著有《圆觉经大疏》十二卷、《大疏钞》二十六卷、《略疏》四卷、《略疏钞》十二卷、《大疏科》三卷、《道场证义》十八卷,精详地显发了此经的义蕴。此外,他还著有《圆觉经礼忏略本》四卷、《圆觉经道场六时礼》一卷等(见《义天录》〈海东有本见行录〉)。宗密在《圆觉经大疏钞》卷一之下中自称(卍续14· 445上)∶
‘此经具法性、法相、破相三宗经论,南北顿渐两宗禅门,又分同华严圆教,具足悟修门户,(中略)宗密遂研精覃思,竟无疲厌;后因攻华严大部,清凉广疏,穷本究末,又遍阅藏经,凡所听习咨询讨论披读,一一对详圆觉,以求旨趣;(中略)率愚为《疏》,至(长庆)三年(823)夏终,方遂终毕。’
于此显示宗密着《疏》的内容和他教禅兼弘的宗旨。因此在华严和禅宗盛行的当时,由于宗密的弘扬,致使此经广行流传。而宗密的疏钞即为后世学人依凭的要籍。
在宗密以前,此经的着疏已有四家,即唐京报国寺惟悫《疏》一卷、先天寺悟实《疏》二卷、荐福寺坚志《疏》四卷、北都藏海寺道诠《疏》三卷。宗密当时皆反覆研味,认为(卍续14·239上)‘各有其长,悫邈经文,简而可览;实述理性,显而有宗;诠多专于佗词,志可利于群俗。’(《圆觉经大疏》卷上之二)此外宗密又闻江淮间也另有疏流行,但未亲见(同《疏钞》卷四之上)。自宗密疏出,文义精朗,以上各疏即均晦佚无传(见清远《圆觉经略疏钞随文要解》)。
宗密以后,至十一世纪间,贤首宗学者杭州慧因寺净源,曾据宗密的《道场修证仪》删订为《圆觉经略本道场修证仪》一卷,用以便于修习。十二世纪间,毗陵华严寺观复撰有《圆觉经钞辩疑误》二卷,以勘定当时《疏钞》刊行本的错误。随后有西蜀龙翔寺复庵道辉撰《圆觉经类解》八卷,经镜庵行霆加以修订行世。至宋孝宗则以禅学思想撰《御注圆觉经》二卷。毗陵华严寺清远撰《圆觉经疏钞随文要解》十二卷。又当时教禅一致的风气流行,于时有龙江章江禅院如山撰《圆觉经略疏序注》一卷。此外尚有德素撰《玄议》二卷、法圆撰《经解》二卷、道璘撰《地位章》一卷、《三观扶宗息非》一卷等(均见《义天录》)。
又天台宗徒有秀州竹庵可观撰《圆觉手鉴》一卷、澄觉神焕撰《疏》二卷、景德寺居式撰《疏》四卷、慈室妙云撰《直解》三卷、柏庭善月撰《略解》一卷(见《佛祖统纪》卷十四至卷十八)。十三世纪间,苕水古云元粹依天台教观,参考神焕、居式、可观、慈室诸《疏》,并据宗密《疏钞》撰《集注》二卷,其中保存了已经散佚的天台诸家的注解。潼川居简序此书云(卍续16·1下)∶
‘圭峰发明此经,造疏数万言,(中略)由唐至今,广略并行,西南学徒,家有其书,于戏盛哉。江淮荆蛮稍若不竞,天台再造于五季乱离之际,鼓行吴越间,作者辈出,巉然见头角,由是二家之言,肝胆楚越,咫尺云壤。’
于此可见台、贤两宗学人并重此经而见解各别。稍后又有台州崇善教寺智聪撰《心镜》六卷、居士周琪撰《夹颂集解讲义》十二卷,这都是阐述教禅一致的理解之作。
至十七世纪以来,有武林陆通律寺寂正撰《要解》二卷、憨山德清撰《直解》二卷、二楞庵通润撰《近释》六卷、居士焦竑撰《精解译林》二卷(现存上卷)、禅宗罗峰弘丽撰《句释正白》六卷、贤首宗徒通润撰《折义疏》六卷、净挺撰《圆觉连珠》一卷等。这是由于宋、明以来佛教界形成禅教融会的风气,而此经乃契其机,因而讲述颇盛。
此经从唐以来,在朝鲜半岛甚为流行,据《义天录》〈有本见行录〉,可知当时(1090)尚传存有坚志《疏》,以及宗密、净源、大轲、德素、法圆、善聪、仲希、道璘等疏着,其中以宗密的《疏钞》流传最广。同时此经在日本禅教间也盛行传持,著名的注疏有凤潭的《集注日本决》五卷、普寂的《义疏》二卷、大内青峦的《讲义》一卷、汤次了荣的《研究》一卷等。(高观如)
◎附∶太虚〈圆觉经经义提示〉(摘录自《圆觉经略释》)
甲、〔托本在佛〕 托本如云根据点、出发点之意。此经以佛果之境界,为经义之根据;虽所谈者周摄于万法,而根据则在于佛果。何以见之?如〈文殊章〉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名为圆觉。’此圆觉为无上法王所有,故知全经托本,惟在佛果。又如〈普贤章〉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普眼章〉云∶‘欲求如来净圆觉心。’〈金刚藏章〉云∶‘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弥勒章〉云∶‘愿我今者住佛圆觉。’〈圆觉章〉云∶‘信佛秘密大圆觉心。’〈贤善首章〉云∶‘是经惟显如来境界’等,在在可见。他经立说,或依于心,或依众生,五阴、六尘,乃至或依般若。此经则依于佛地心境,此为第一重应知之义。
乙、〔被机在顿〕 佛说法皆对机,此经为何等机耶?乃被顿机。大略顿机有二∶一者,对渐为顿,谓渐机修学小乘,然后回向大乘,顿机则直入大乘。二者,顿时成佛为顿,谓利根人,不但不从小向大,乃至菩萨因地亦不须经过,只一闻佛乘,即能超凡入如来地;此种直超佛果,乃大乘中之顿机。本经所被,重在后者。何以见之?如〈文殊章〉云∶‘知是空花,即无轮转。’〈普贤章〉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清净慧章〉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贤善首章〉云∶‘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又如经言∶‘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则知本经正被在顿,旁亦摄渐。彼闻经而先获理解,渐事行修者,固无所碍;但不若顿入顿超者之受益,乃为此经正被之机耳。
丙、〔注重在行〕 佛学有境、有行、有果。境者,知识之对象;行者,实地之修习;果者,功效之确证。三者虽有偏重,决无偏废;非如世间讲学,只求知解,不求效果。故佛经有注重在境而多分说境者;有注重在行若果,而多分说行说果者;亦有平均说之者。此经则特重于行,虽说境而明境在行,虽说果而明行之果。如文殊请问如来本起因地法行,其所对境,乃起行之因地可见。〈普贤〉、〈普眼〉二章,全明修行。他如说行位、行法、行过患、行方便等,皆可见注重在行。此从正面而言。又从反面亦可见此经不重知解∶如〈金刚藏章〉云∶‘犹如空花,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净诸业障章〉云∶‘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等。尤有进者,经名圆觉,而十二菩萨中有圆觉菩萨,此菩萨所问,乃为入手方便,从中可见此经不特注重在行,尤特别注重入手方便之行。
金刚经
一、佛教经典——《金刚经》
(一)简介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又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指最为坚硬的金属,喻指勇猛的突破各种关卡,让自己能够顺利的修行证道;般若为梵语妙智慧一词的音译;波罗意为完成(旧译:到达彼岸);蜜意为无极。全名是指按照此经修持能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而完成智慧(到达苦海彼岸),也就是所有十方法界的众生,如果想要修行成就佛菩萨,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都要经过金刚经的真修实证,开悟而后成就。
《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般若”是梵文音译,意为“通达世间法和出世间法,圆融无碍,恰到好处,绝对完全的大智慧”。“金刚”,喻指般若如金刚一样锋利无比,能破除世间一切烦恼与偏见。“波罗蜜”,意指超越生死而度达解脱的彼岸。经题的意义,指以金刚一样无坚不摧的大智慧,破除一切烦恼执著,超越生死而达到永恒安乐的归宿。
《金刚经》全文没有出现一个“空”字,但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经文开始,由号称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发问:当众生立定志向要达到无上圆满的佛陀觉智时,应该将发心的目标定在哪里?如果在实践过程中心不能安住,应该如何降伏?即如何使心灵平和地安住在终极关怀,如何在走向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对各种错误认识和患得患失心理进行克服?《金刚经》就是围绕佛陀对此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
(二)主要内容
1、全经纲领:
发度尽一切众生之大心。在梵文中,佛陀是觉悟者的意思。小乘以自觉为终极,而大乘的菩萨不仅要自觉,更要“觉他”,故其终极目标定位在和一切众生成就佛果的广大境界。根据佛教的哲学基础缘起论,凡因条件关系而形成的事物,都不存在绝对不变的实体(自性)。因此,要以空观的智慧,破除在“我”、“众生”、“佛”之间的人为分别。故要尽己所能广度众生,但不要执著于“我”在帮助众生中具有多大的功德。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业。
2、观照实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是世界的真实,事物的本来面目。人在认识中念念不离对象,却以为心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实际,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以般若观照实相,即对此名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如实态度。故《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一切法相,甚至连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对实相的近似表达,皆非实相本身。《金刚经》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堪称一经之精髓。
3、实践宗要: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上所述,唯有不住相、不偏执,才能把握实相。所以,在实践中应以空灵自在的心态应对一切法。《金刚经》中以布施为例,讨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伏其心”。布施有三要件(三轮):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财物。一般人心中存在这三种人为的分别,施一钱物,即作一钱物功德想,于是施恩图报,算计冥冥中所积累的功德。但实际上,应以“三轮”体空的精神去布施。禅宗六祖惠能的得道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本来无一物”,就是《金刚经》离相无住、性空无所得的道理。
4、中道方法:
性空与幻有的辩证统一。“空”,是破除一切名相执著所呈现的真实,并非人们所误解的虚无。般若思想不外说明“性空幻有”,也就是正确处理出世的真理与世间的真理的方法。“性空”,是说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故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幻有”,是凭借条件关系而暂时存在的现象,故在空的基础上随缘生起一切法,这就是俗谛。如何把握真俗二谛的关系,《金刚经》是这样说的:“佛说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即,佛所说的般若等佛法,是出于广度众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层面的权且施设,并非实相般若本身,众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门,到彻底觉悟佛法时,则一切名相皆可舍弃。
《金刚经》说的是彻底解放心灵奴役的大智慧,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由于该经文字艰涩、思想深奥,一般人很难全面透彻地理解其本来含义和价值指向。因此,历史上佛教各派祖师多为此作注讲解,流传最为普及的就是禅宗惠能的《六祖坛经》。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