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的三大定律是什么?
答案:5 悬赏:7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03-10 14:05
- 提问者网友:风月客
- 2021-03-09 22:05
最好给解释一下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一秋
- 2021-03-09 22:22
定律Ⅰ 每个物体都要继续保持它的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由于所加的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物体所以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是由于它的惯性所致,所以这条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在第二章中我们曾说过,伽利略也曾得出: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其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或者说,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的“天然运动”。但同时伽利略还认为匀速圆周运动也是物体的“天然运动”。静止和运动都是相对的。牛顿也曾指出:“像大家所知道的,运动和静止只有相对的区别;那些通常被看作静止的物体,并不总是真正静止的。”定律Ⅱ 运动的变化与外加的动力成正比,并且发生在该力的作用线方向上。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参照《原理》中其他的说明可知,此处“运动”的意思应该就是指动量,而“运动的变化”实际上应该是“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用现代的语言,牛顿第二定律通常表述为:“物体的动量的变化率与它所受的外力成正比,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同。”以p表示物体的动量,△p表示在△t时间内动量的增量,则△p/△t就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动量的增量,即动量的变化率。再以F表示物体所受的外力,则上述定律Ⅱ可用下述公式表示,把它改成等式,有式中k是比例常数。当力和动量以及时间选用适当的单位时,可以使k=1。这样上式就可简写为按前述定义Ⅱ,p=mv,在牛顿看来,一个物体的质量m是不会改变的(在牛顿时代以及其后的两个世纪中,实验证明也的确如此)。因此,(2)式又可写成再根据伽利略的加速概念,△v/△t就是物体的加速度a。因而上式又可写成F=ma(3)这就是现今一般教科书中常见的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用文字说明,就是:一个物体所受的外力等于它的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由(3)式可得此式说明,对于质量不同的物体,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加速度和质量成反比,质量大的加速度小。加速度小表示该物体比较难改变其速度,或者从反面说,表示该物体保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固有属性——惯性比较顽强。因此,可以说,质量大的物体的惯性就大。这就定量地说明了在前述定义Ⅲ中牛顿所阐述的质量和惯性的关系。利用(3)式或(2)式进行数学运算时,必须对力、质量和加速度采用配套的单位,以使得(1)式中的k=1。在现今通用的国际单位制中,质量是用“千克”做单位,加速度是用“米/秒2”做单位,力的相应的单位是“千克·米/秒2”,也叫“牛顿”。1牛顿是这样大的一个力,在它的作用下,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产生1米/秒2的加速度。这样,要使300千克的车辆产生0.5/秒2的加速度,根据(3)式,所需的外力就应该是F=ma=300×0.5=150(牛顿)关于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牛顿还以推论的形式作了补充说明。在运动定律之后有两个推论是这样写的:推论Ⅰ 一个物体同时受两个力的作用时,将沿着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运动,所用的时间和两个力单独作用时物体分别沿着两边运动的时间相同。推论Ⅱ 这就说明了任何一个直接的力AD可以由两个互成角度的力AC和AB合成,反过来,任何一个直接的力AD也可以分解成两个互成角度的力AC和AB。这种合成和分解在力学上已充分地肯定了。这两个推论清楚地说明了力的独立作用原理(现代的说法是: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每个力都各自产生自己的加速度,好像其他力不存在时一样。这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各个力所产生的加速度的合成)和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在这个基础上,牛顿第二定律就可应用于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力作用的情况。这种情况下,(3)式的形式保持不变,其中F应理解为物体所受的几个力的合力,而a是物体运动的实际(合成)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使人们有可能区别重量和质量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知道,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运动,它的加速度是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结果。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以m表示物体的质量,以p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根据上面(3)式,就应该有p=mg(4)重力又叫重量,上式就表明了一个物体的重量和它的质量的关系。从伽利略开始,人们已经确认了轻重不同的物体是同时下落的,因而在地球上同一地点,所有物体的重力加速度都相同。上式中的g就是一个常数。因此,根据(4)式,就可知道,对不同的物体来说,它的重量和质量是成正比的。(4)式中重量和质量是作为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出现的。正是牛顿首先把重量和质量在概念上清晰严格地区分开的。在他以前人们实际上只有重量的概念。牛顿通过研究物体的运动而认识到,物体的质量是和重量不同的另一个概念。质量反应物体惯性的大小,没有什么方向;而重量是一种力,方向总是向下的。一个物体的质量和它在地球上的位置无关,而它的重量则随所处地点的不同而有明显的改变。停在地上的一辆车子,它受的重力已被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平衡而对它自己的运动不起作用了。但要沿水平方向推动车子,还需要用力以克服其惯性,这就是物体的质量这个属性在起作用。 定律Ⅲ 对每一个作用力总存在一个相等的而且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或者说两个物体彼此施加的相互作用力总是相等的,并各指向对方。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也叫做反作用定律。牛顿用十分通俗的例子说明这条定律的意义:“拉引或推压另一个物体的物体,一定也要被另一个物体拉引或推压;你用手指推压一块石头时,手指也被石头所推压。如果一匹马拉一块拴在绳子上的石块,则它也会被相等的力拉向石块……”。除了这种直观地解说以外,牛顿还特别指出了由于这条规律的作用,两个物体相碰时,它们的运动都将发生变化:“如果一个物体撞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且由于它的力的作用而改变了后者的运动,那么这物体的运动也将(由于相互的压力相等)发生一个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变化。”他还着重指出,这里所谓的变化,并不是物体的速度的变化,而是物体的动量的变化。牛顿正是根据观察这种两个物体相碰时的动量变化来验证第三定律的。为此他做了两个单摆摆球相撞的实验。他发现不论两球是硬还是软,即不管两球的弹性如何,它们直接相碰时,总是在相反的方向上产生相等的动量变化。根据这个事实,“所以,作用反作用总是相等的。”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03-10 01:14
[知识要点]
1.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F1=-F2
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出现,同时消失。
②相互作用力一定是相同性质的力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产生的作用不能相互抵消。
④作用力也可以叫做反作用力,只是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⑤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因为作用点不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不能求合力
2.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
①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两个力的性质是相同的。
②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两上力的性质可以是不同的。
③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可以单独存在,但相互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例如:一个绳子吊着一只水桶,绳子对桶的竖直向上的拉力和桶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都是弹力。作用点分别作用在桶上和绳子上。桶受到绳子的竖直向上的拉力和桶受到的地球对它施加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和重力不是同一性质的力。
[重点难点分析]
1.一个弹簧秤两端各受到一个拉力,大小都是10牛顿,方向相反,而且处
于静止状态。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
答:10牛。
分析:这是一对平衡力,静止的弹簧秤示数就是它受到的平衡力的大小。也许有的同学想:弹簧秤受到两个10牛顿的力,它的示数不应该是20牛吗?不是的。
如果你手拿弹簧秤称一棵白菜的重力时,白菜如果15牛顿,则弹簧秤的示数为15牛顿,我们一定会说弹簧秤受到的拉力是15牛顿。但你别忘了弹簧秤的另一端还有一个向上的拉力呢,而且拉力的大小也是15牛顿(如果忽略弹簧秤的重力)。通过此例希望同学们记住:弹簧秤显示的示数是它受到的平衡力的大小,即两侧同时受到的拉力的大小。
2.鸡蛋撞在石头上,鸡蛋碎了,但石头却没有什么变化,是不是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
分析:不对。鸡蛋撞击石头的力和石头撞击鸡蛋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只不过相同大小的力鸡蛋承受不了,而石头却能承受得了
[练习精选]
1.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本书所受到的平衡力是________________,系统中存在的相互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在走路时,人和地面间存在着_____对相互作用力。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人拉小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小孩被大人拉走时,大人的拉力大于小孩的拉力
B.当小孩赖着不走时,大人的拉力小,小孩的拉力大
C.因为大人力气大,所以大人的拉力大,小孩的拉力小
D.什么情况下,大人和小孩的拉力都相等
- 2楼网友:猎心人
- 2021-03-10 00:16
1.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说明:物体都有维持静止和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趋势,因此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它的运动速度决定的,没有外力,它的运动状态是不会改变的。物体的这种性质称为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第一定律也阐明了力的概念。明确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指出了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因为加速度是描写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所以力是和加速度相联系的,而不是和速度相联系的。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这点,往往容易产生错觉。
注意: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是在所有的参照系里都成立,实际上它只在惯性参照系里才成立。因此常常把牛顿第一定律是否成立,作为一个参照系是否惯性参照系的判据。
2.牛顿第二定律
内容:物体在受到合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正比于合外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
第二定律定量描述了力作用的效果,定量地量度了物体的惯性大小。它是矢量式,并且是瞬时关系。
要强调的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会产生加速度,可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速度发生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和物体本身的运动状态有关的。
真空中,由于没有空气阻力,各种物体因为只受到重力,则无论它们的质量如何,都具有的相同的加速度。因此在作自由落体时,在相同的时间间隔中,它们的速度改变是相同的。
3.牛顿第三定律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说明:要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其它物体和它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力体现的。并且指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必有反作用力。它们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3楼网友:春色三分
- 2021-03-10 00:01
(1)没有力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会改变(2)同样的质量的物体,速度的改变快慢与受到的力成正比,受到同样的力,速度的改变的快慢与质量成反比(3)如果A给B一个力,那么B将给A一个同样大小但是方向相反的力
- 4楼网友:神鬼未生
- 2021-03-09 22:35
晕…这个可以百度到的吧?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