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左传·文公元年阅读答案

答案:2  悬赏:2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2-04 19:36
  • 提问者网友:謫仙
  • 2021-12-04 00:42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初,楚子将以商臣为大子,访诸令尹子上。子上曰:“君之齿未也,而又多爱,黜乃乱也。楚国之举,恒在少者;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弗听。既,又欲立王子职,而黜大子商臣。商臣闻之而未察,告其师潘崇曰:“若之何而察之?”潘崇曰:“享江芈①而勿敬也。”从之,江芈怒曰:“呼!役夫!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告潘崇曰:“信矣!”潘崇曰:“能事诸乎?”曰:“不能。”“能行乎?”曰:“不能。”“能行大事乎?”曰:“能。”冬十月,以宫甲围成王。王请食熊蹯②而死,弗听。丁未,王缢。谥之曰“灵”,不瞑;曰“成”,乃瞑。(选自《左传·文公元年》)  [注] ①江芈:成王的妹妹,姓芈(m!),嫁给姓江的为妻。②熊蹯(f2n):熊掌①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楚子将以商臣为大子。大子:指太子。B.黜乃乱也,黜:罢免,废除。C.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忍人也。忍:善于忍耐。D.恒在少者。恒:常常。②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也相同。B.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相同。C.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同。D.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也不同。③对“告潘崇曰:‘信矣!’”中“信”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B.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C.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D.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④对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商臣闻之而未察②若之何而察之③享江芈而勿敬也④宜君王之欲杀女而立职也A.①与②用法相同,③与④用法相同。B.①与④用法相同,②与③用法相同。C.①与③用法相同,②与④用法相同。D.它们的用法都不相同。⑤与“冬十月,王缢。”一句中缢的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B.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益奇之。C.操军破,必北还。D.范增数目项王⑥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的正确解释是[  ]①访诸令尹子上 ②君之齿未,而又多爱A.①去拜访令尹子上②您的年岁不大,而且又有很多宠爱的人。B.①去询问令尹子上②您的牙齿还没掉,而且又有很多喜爱您的人。C.①去拜访令尹子上②您的牙齿还没掉,而且又有很多喜爱您的人。D.①去询问令尹子上②您的岁数还不大,而且又有很多宠爱的人。⑦本段文字要说明的主旨是[  ]A.商臣是个权力欲极强的残忍的人。B.导致楚成王被害的罪魁是潘崇这样阴险的谋臣。C.楚成王不应先立太子又废太子。D.楚成王不善纳谏,一意孤行是致杀身之祸的根本原因。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愁杀梦里人
  • 2021-06-16 16:54
答案:C;D;B;C;C;D;D解析:①C(忍:残忍。)②D(①察:清楚,确定。②察:观察,仔细看。③举:选拔(太子)。④举:施行。)③B(B与例句中的“信”都是副词,实在,确实。A“信”:信用。C“信”:随意,听凭。D.“信”:忠实可靠的。)④C(①与③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却,但是”;②与④相同,同为顺接连词。)⑤C(例句中“缢”是被动用法,指被绞死。与C中“破”字用法相同,“破”指被击败。A“高”是形容词使动用法,B“奇”是形容词意动用法,D“目”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是“用眼示意”的意思。)⑥D(访:询问。齿:指年龄。)⑦D(A、B、C都较片面,D才是作者要表明的态度和主旨,因为原文一开始就特别强调了在“访诸令尹子上”“弗听”的情况下才发生了后面的事情。)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爱难随人意
  • 2021-08-04 00:01
我好好复习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