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发信息网

诗句纠结

答案:3  悬赏:10  手机版
解决时间 2021-11-13 21:22
  • 提问者网友:欲劫无渡
  • 2021-11-13 17:10
诗句纠结
最佳答案
  • 五星知识达人网友:玩家
  • 2021-11-13 17:46
此偈出自《六祖坛经》。乃六祖慧能的禅悟之言,《六祖坛经》是后人根据禅宗六祖惠能的话编著而成。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心即自性,和常人的思想不是一回事,人的思想是后天培养的,自性是先天的,常人是思想做主,障碍自性;佛家语,万事万物都是妄念牵动自性而起的幻相,而非自性起用,身也是因心有尘,尘即妄念,牵动自性而起的幻相,当然身的相和前世有关了,尘是妄念,自性是圆满的清净的,妄念非心非自性所发,人若悟得自性,自性做主,再起念,不称作妄念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自性在起作用,自性圆满清净,其性空,缘起缘灭,非常自在,根本没有妄念,有何谈有染!
全部回答
  • 1楼网友:不甚了了
  • 2021-11-13 18:44
六祖慧能
  • 2楼网友:千杯敬自由
  • 2021-11-13 17:54
出自佛教禅宗,南北朝时,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渐渐老去,他欲从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传其衣钵,他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偈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
当晚,弟子之一神秀和尚在院墙题上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惭悟的作用。
当时六祖慧能是庙里的火头僧,大字不识,他听别人说了这个偈子后,就说神秀还没有领悟到禅宗真谛。于是他在神秀偈子上改动一番,求别人帮忙写在了神秀的偈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身体和心都是空的,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也不用苦苦修行了,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只要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开悟了。 强调顿悟,是一种出世的态度,
这偈子大获五祖之心,把衣钵传给了六祖慧能。
以后经过种种周折,六祖慧能在南方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神秀和尚也成为了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这两个偈子的区别有点象性本善和性本恶间的对立。
我要举报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
大家都在看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