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盗论
宋·刘敞
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盗之源也。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
丰世无盗者,足也;治世无赋者,均也;化世无乱者,顺也。今不务衣食而务无盗贼,是止水而不塞源也;不务化盗而务禁盗,是纵焚而救以升龠①也。且律:使窃财者刑,伤人者死,其法重矣;而盗不为止者,非不畏死也,念无以生,以谓坐而待死,不若起而图生也。且律:使凡盗贼能自告者,除其罪,或赐之衣裳剑带,官爵品秩,其恩深矣;而盗不应募,非不愿生也,念无以乐生,以谓为民乃甚苦,为盗乃甚逸也。然则盗非其自欲为之,由上以法驱之使为也。其不欲出也,非其自不欲出,由上以法持之使留也。若夫衣食素周其身,廉耻夙加其心,彼唯恐不得齿良人,何敢然哉?故惧之以死而不惧,劝之以生而不劝,则虽烦直指之使,重督捕之科,固未有益也。
今有司本源之不恤,而倚办于牧守,此乃藏武仲所以辞不能诘也②。凡人有九年耕,然后有三年之食;有三年之食,然后可教以礼义。今所以使衣食不足,政赋不均,教化不修者,牧守乎哉?吾恐未得其益,而汉武沈命之敝③,殆复起矣。故仲尼有言:“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推而广之,亦曰:“用兵吾犹人也,必也使无战乎!”引而伸之,亦曰:“禁盗吾犹人也,必也使无盗乎!”盍亦反其本而已矣。
爰自元昊犯边,中国颇多盗,山东尤甚。天子使侍御史督捕,且招怀之,不能尽得。于是令州郡:“盗发而不辄得者,长吏坐之。”欲重其事。予以谓未尽于防,故作此论。
(选自《宋文鉴》卷九十五,有删改)
注解:①升龠(yuè):都是象酒杯一样的容器。②藏武仲句:藏武仲是周代春秋时鲁国大臣。作者引用这个典故的意思是:如果说牧守捕盗不力是有罪当罚,那么朝廷不去正本清源,养成盗贼,不是一样有罪当罚吗?③沈命之敝:“沈命法”是汉武帝时颁布的一项法律,规定“盗贼起,不发觉”,或捕盗不力者,就将有关大小官员一律处死。结果引发因官员怕治罪而相互隐瞒,以致盗贼更多,称作“沈命之敝”。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源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慢:缓慢
B.为盗乃甚逸也逸:闲适、安逸
C.彼唯恐不得齿良人齿:排列,列入
D.用兵吾犹人也,必也使无战乎犹:如同,和……一样
2.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不赞成对盗贼采用“严刑峻法”的理由的一组是(3分)
①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②今不务衣食而务无盗贼,是止水而不塞源也。
③非不愿生也,念无以乐生。
④有三年之食,然后可教以礼义。
⑤而汉武沈命之敝,殆复起矣。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主要说明“盗”的产生是由于“衣食不足”、“政赋不均”、“教化不修”,一句话,是“由上以法驱之”造成的。
B.本文着重指出,如果不解决盗贼出现的这些根本问题,任何严刑峻法,残酷镇压,以至招安诱骗,都只能更加激起百姓的反抗。
C.本文写作虽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但文中用大量的事实,生动的语言,论证了官逼民反这一客观的现实。
D.作者引用孔子的名言,其主要用意是借此说明:做州县长官的捕获了盗贼,如果不如实公正的审理判决,就会激起更大的社会矛盾。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惧之以死而不惧,劝之以生而不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子使侍御史督捕,且招怀之,不能尽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C
3.D
4.(1)所以用死威胁他们却不能让他们害怕,用活命劝勉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感激奋发。
(2)天子派遣侍御史督察逮捕,并且对它们加以招安,也不能全部平息。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慢”应释为“玩忽,轻视”。
考点:理解文言文中常见实词的含义。
点评:要准确理解文言实词的词义,一是识记和累积,掌握文言实词的基础知识;二是学会推断。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较高的阅读能力。推断方法如下:1.根据学过的课内实词来推断词义。2.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3.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推断词义。4.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5.根据字形推断词义。6.语境分析推断。
2.
试题分析:.①是盗贼出现的一个原因;④是说明在衣食足的基础上才能对百姓施以道德教化 。
考点:筛选文中信息。
点评: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多个人物、 多件事情;因而命题人在设计干扰项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乙人物所做 之事“嫁接”到题干指定的甲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3.
试题分析: D.作者引用孔子的名言,其主要用意是借此说明平息盗贼根本的办法是要根绝盗贼产生的社会土壤。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点评:此类题实际上是对文言文文意的概括和分析,它的一般解法就是比对排除法:将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在原文中找到,归纳出原文的文意,然后和选项进行比对,从而辨别出正误。只是各选项对错误处的设置比较细腻,所以做题时要细致。
4.
试题分析:注意得分点:(1)“惧之以死”“ 劝之以生”介词结构后置;惧:使动用法,使……害怕;劝:使动用法,使……感激奋发。
(2)使:派遣;怀:安抚;尽:全部。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点评:本题翻译的两个句子,需要注意的是实词的理解,考生必须把语句放在上下文语境中进行理解,以提高正确率,还要注意语句通顺,考虑句式的特点,有的还要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有的语气要体现出来,翻译出来的句子要简明通顺。
【文言文参考译文】
天下正在忧心盗贼峰起。有人问我说:“盗贼之乱可以清除吗?”我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清除呢?只是盗贼有产生的根源,能够阻止它产生的根源,盗贼有什么可令人忧心的呢?”那人又说:“请问盗贼(产生)的根源?”我回答他说: “穿的吃的不足,是盗贼产生的根源;赋税不公平,是盗贼产生的根源;道德教化不开展,是盗贼产生的根源。第一个根源(指衣食不足)被忽视,就会掏别人腰包开别人箱柜而成盗贼;第二个根源(指赋税不公)被忽视,就会手拿兵器抢劫良民而成盗贼;第三个根源(指道德教化不开展)被忽视,就会攻占城池劫掠百姓而成盗贼。这就是所说的盗贼也有产生的根源。”
富足的年代没有盗贼,是因为生活富足;政治修明的年代没有盗贼,是贫富均衡;教化盛行的年代没有大的社会乱子,是人心顺畅。如今不致力于人人足衣足食却致力于天下没有盗贼,就像堵住水流却不去堵住它的源头;不致力于用“教化”的方法使盗贼受到“感化”却致力于用刑法禁止做盗贼,这是纵火燃烧却还要用杯水去扑灭大火。而且,所谓法律:(是)让偷东西者受刑,将伤人者处死,其惩罚的力度够重了;但是盗贼却没有平息,并不是不害怕处死,只因想到无法生活下去,以为(与其)坐等死亡,不如采取行动谋求出路。而且,所谓法律:(是)让所有能够自首的盗贼,免除他们的罪行,有的还赏赐他们穿戴佩剑,官职俸禄,其恩泽够深了;但是盗贼却不受招安,并非不想活命,只是想到没有快乐的生活下去的方式,以为做百姓是太痛苦,当盗贼是太闲适。然而不是人民自己想要做强盗,而是由于朝廷用法令逼他们做盗贼。盗贼不来自首,也并非他们自己不想自首,而是由于朝廷用不合理的法令让他们不愿悔过自新。如果衣食向来能满足他们的自身需求,礼义廉耻早就充满内心,他们就会唯恐不能列入良民的范围,哪里还敢如此呢?所以用死威胁他们却不能让他们害怕,用活命劝勉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感激奋发,那么即使烦劳朝廷直接派往地方处理问题的官吏,加重督察逮捕盗贼的科条法令,原本也就不会起什么作用了。
现在有关部门不担忧考虑源头,却一味依靠惩办州县地方官,这就如同说牧守捕盗不力是有罪当罚,那么朝廷不去正本清源,养成盗贼,不是一样有罪当罚吗。所有百姓有九年的耕种,这才有足够三年吃的余粮;有了足够三年吃的余粮,这以后才可以拿礼义来教化。如今百姓之所以衣食不足,政赋不均,教化不修,是地方官的过失吗?我担心这样做(指惩办州县地方官)不会有什么收效,而地方大小官吏都怕因此定为死罪而互相隐瞒,以致动乱事件转而增多的弊端,恐怕又要出现了。所以孔子说:“要我办理诉讼案件,我不过也和其他办案人员一样;根本的办法是要根绝诉讼。”推而广之,也可说:“要我采用军事手段,我不过也和其他将领一样;根本的办法是要根绝战事!”再引伸推广,也可以说:“要我镇压盗贼,我不过也和其他州县官员一样;根本的办法是要根绝盗贼产生土壤!”何不也返回到治理的根本办法去呢。
自从西夏元昊侵扰边境,国内盗贼蜂起,山东一带更加厉害。天子派遣侍御史督察逮捕,并且对它们加以招安,不能全部平息。于是下令州郡:“盗贼出现却不能逮住,长吏要牵连获罪。”要加重此事的惩处力度。我认为在防备方面做得不够完善,因此写了这篇文章。
如以上回答内容为低俗、色情、不良、暴力、侵权、涉及违法等信息,可以点下面链接进行举报!
点此我要举报以上问答信息